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8日 17:47
会议现场
深入企业调研
座谈现场
为落实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于2008年开始组织“人才京郊行”工作,每年按照“专业对口,发挥专长”的原则选派各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北京郊区进行对口支援和基层服务锻炼。2021年,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组织开展第十三批“人才京郊行”项目,我院推荐成果转化处副处长张帅为选派人选,担任中关村房山园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从事高精尖产业促进政策、知识产权和成果转移转化研究。
自张帅挂职中关村房山园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以来,他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积极投身新的岗位,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打造房山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形成房山特色产业生态体系,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作。
发挥智力优势,加强顶层设计。为带动房山区的产业发展,张帅积极开展房山区新材料产业 “十四五”创新发展思路研究,参与房山区氢能产业支持政策研究,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行动计划及支持政策研究等工作。组织研究编写《房山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房山区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房山区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规划文档,为房山区的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链接优质资源。结合房山产业发展实际,张帅重点梳理了中关村(房山)氢能产业园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等园区的需求,帮助对接了北科院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市科委科技协作中心和多个国家及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和机构,促进了中关村房山园园区资源和服务的不断配套完善。积极联系北京天辰昊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辰昊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及新型催化剂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公司负责人多次沟通,带他们实地走访了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初步达成了落地房山的合作意向。
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助力企业发展。参与房山区经济指标调度工作,对房山区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房山区工业经济运行决策提供“前哨”和“参谋”,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协助全力解决,促进企业达产增效。深入基层,通过走访联系企业,对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张帅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聚焦房山区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尽已所能,真抓实干,为推进房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人力资源处 科学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