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6:16
活动现场
方海琴主任授课
学员提问
张俭波主任课后答疑
数字标签应用示范
9月9日至11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分析测试研究所(以下简称“分析测试所”)承办,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的“2025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宣贯活动”在北科大厦举办。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监管及检测机构代表等1.1万人参与,线上观看人次达10.4万,宣传效果显著,社会反响热烈。
作为承办单位,分析测试所充分发挥自身在食品安全检测与标准化研究方面的专业优势,统筹策划并组织实施了“食品安全标准宣贯会”(9月9日-10日)和“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9月11日)两大版块内容。活动聚焦食品标签、婴幼儿食品、餐饮卫生、污染物控制及乳制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系统开展了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贯解读。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的10名专家应邀进行授课,切实帮助企业及相关单位准确理解和落实标准内容。
在宣贯会环节,专家针对食品标签、婴幼儿食品、餐饮卫生与即食食品加工、食品添加剂使用四大专题展开全面介绍。活动注重与企业实际对接,现场回应多项技术疑问,互动气氛积极热烈。
9月11日举办的“食品安全标准大课堂”聚焦污染物与致病菌限量控制、乳制品安全两大主题。专家结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等三项标准,深入介绍污染物和致病菌限量的企业应用与合规路径,协助企业完善从原料筛查到生产管控的全链条管理。乳制品专题则围绕多项产品标准,以乳粉、发酵乳、奶酪等为重点,从原料要求、加工工艺到成品标签全面提出合规建议。
活动期间还专门设立数字标签产品展示区,集中呈现10家企业42款数字标签应用产品,生动展示该技术在提升食品信息透明度方面的实践成果。
本次宣贯活动是分析测试所深化标准技术服务、支持行业合规发展的一项重要实践。通过专家解读、现场互动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理解与执行能力,为推进首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