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创新> 创新进展

北科院城安所刘艳团队在有限空间作业通风检测一体化装备研发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5:24

图1.通风检测一体化装备

图1.通风检测一体化装备

图2.设备在朱辛庄某电力隧道施工现场进行示范应用

图2.设备在朱辛庄某电力隧道施工现场进行示范应用

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2025年前7个月,全国就发生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15起、死亡50人。经统计,未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开展作业,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刘艳团队长期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为解决现有检测、通风设备需反复交替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团队依托北科院创新工程项目,通过标准分析、现场检测、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等方法,研制了有限空间作业通风检测一体化装备。

团队研发的一体化装备由通风系统、检测系统、控制系统三个系统组成。装备以便携式防爆轴流风机为本体,设计制作椭圆形龙骨风管,较传统圆形风管减少30%空间占用,解决人员进出与通风冲突的问题。装备集成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可燃气体四合一气体检测模组,通过LoRa无线通信,实时传输检测数据。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T 852-2019)作业环境分级标准及不同级别防护要求,设计开发电控程序,基于实时检测数据驱动通风设备自动启停,实现了基于不同气体危害级别的机械通风自动化控制。此外,通过设置分级报警、防护引导等语音提示功能,可以有效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现场人员操作,防范事故发生。

该装备的研发,在减少人员操作的同时,能够有效满足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气体检测和机械通风两大关键安全防护措施实施的需要。该装备已在北京市电力、燃气等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该装备的研发,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专著1本。

下一步,团队还将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装备研发方面继续开展研究,通过研发轻量型、舒适型、智能化的通风检测和个体防护装备,以期进一步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水平,切实保护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秦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