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4:57
现场互动感直接拉满,点亮“古今交融”科学盛宴
定格欢乐时刻,“时空穿越”科普秀藏满星辰大海
10月26日,北京天文馆 4D 剧场变身“时空舞台”,一场“古今星河对话”的科学视听盛宴——“馆长来了”北科科学脱口秀惊艳启幕。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天文馆联合主办,科普时报社承办,北京科技记协、蝌蚪五线谱等融媒体矩阵助力宣传,吸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附中房山学校等170 余名大中小学亲子家庭参与,“五大重点人群”携手解锁这场科幻感拉满的宇宙探索之旅。中国科普网、科协频道等多端平台覆盖直播热度突破35万+。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应邀指导,指出该活动以创新形式刷新科普传播新范式。
活动创新性采用“科学脱口秀&时空穿越”形式,特邀北科科普宣讲团首席专家、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齐锐研究员化身“星际段子手”,以明代隆福寺藻井星图为主线,从元代“天文 GPS”简仪到现代“中国天眼”FAST,用风趣语言串联中西星象差异,与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隔空对话”。妙语连珠的“天文科学段子”配以4D剧场的沉浸式光影,让观众仿佛搭乘“时光机”,从古人仰望星空的浪漫穿梭到当代科学家追光探宇征程,此起彼伏的赞叹声满是对星辰大海的向往,点燃了大众“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活动以“场景故事+人物串联+脱口秀互动”沉浸式体验,从“知识传递”到“素养培育”转型提供了可推广范本,让硬核科普“活”起来。未来,北科科普宣讲团将以创新为帆,结合前沿技术开发更多优质科普产品,让科学从“纸上”走向“指尖”形成“可触摸的科普”,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注入新动能。
(科学传播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