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15:18
合影
现场照片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安所”)与立邦中国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城安所党委书记、所长汪彤研究员,城安所安全与环境仪器仪表研发中心主任宁占武研究员,立邦中国首席运营官孙荣隆、立邦中国技术研发副总裁兼TU创新&研发总部总裁蔡永岳、立邦中国TU产品发展&管理总部总裁蔡志伟、立邦中国TU创新&研发总部轮值主管朱明博士等,以及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院长赵金平等嘉宾共同参加了签约仪式。
本次合作聚焦“涂装全过程空气质量数字化监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涂装行业实现绿色化、数字化、标准化转型。合作将充分整合城安所在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和标准制定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立邦在涂料研发与市场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共同构建覆盖涂料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监测体系。
城安所党委书记、所长汪彤研究员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城安所作为国内首批从事安全与环境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始终致力于用科技守护城市安全和人居环境。此次与立邦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城安所在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涂装行业建立从研发生产到施工运维的全过程监测解决方案,推动涂料研发进入“精准创新”快车道,实现健康环境的“动态感知与保障”,让涂装过程“更安全、更透明、更高效”。
立邦中国技术研发副总裁兼TU创新&研发总部总裁蔡永岳在签约仪式上指出,本次合作实现了产业经验与科研实力的优势互补。城安所在环境监测与健康风险评估领域的技术积累,结合立邦在涂装场景中的丰富实践,将共同推动涂装过程中的空气质量实现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的重要转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施工及运行环境的健康透明度,更将为行业建立可量化、可追溯的管理标准,助力涂料行业实现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后,城安所安全与环境仪器仪表研发中心主任宁占武在题为“携手未来 涂出美好”的专题报告中,系统阐释了涂装全过程数字化监测的创新体系。报告以“研发生产+数据库”“涂装施工+监理”“服役性能+运维”三大技术体系为主线,重点展示了分子模拟与配方设计、涂装全过程环境感知、数字孪生与服役性能、智能分析与决策四大核心技术突破。通过构建覆盖涂料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监测体系,实现了从材料研发的精准创新到施工过程的智能监理,再到长效运维的性能预测,为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
立邦中国TU创新&研发总部轮值主管朱明博士在技术分享环节指出,双方将围绕涂装过程中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和数字化监控平台构建三大研发任务展开深度合作。他特别强调,通过建立“可知、可溯、可控”的空气质量管控体系,将助力实现涂装过程的透明化、数字化管理,为行业提供可量化、可验证的技术解决方案。
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院长赵金平应邀参加并见证签约仪式。他在致辞中对双方达成合作表示热烈祝贺,指出此次合作是科研机构与行业领军企业协同创新的典范,必将为涂装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新的科技动能,期待双方的合作成果能够为建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作出重要贡献。
此次合作是城安所践行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共同推进涂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标准化建设,为推动涂料行业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科技力量。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