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文化> 群团组织

北科院暑期“小小科学家 探秘大自然” 职工子女科学素质提升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9日 15:19

研学活动开幕式

研学活动开幕式

分析测试所快检小课堂、手工制作等活动精彩瞬间

分析测试所快检小课堂、手工制作等活动精彩瞬间

北京天文馆参观、“磁力地球”手工制作等活动精彩瞬间

北京天文馆参观、“磁力地球”手工制作等活动精彩瞬间

国家自然博物馆探索角科普活动、发光植物展厅参观等活动精彩瞬间

国家自然博物馆探索角科普活动、发光植物展厅参观等活动精彩瞬间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为多渠道推动缓解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丰富职工子女假期生活,同时充分利用北科院丰富的科研与科普资源,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其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院工会联合分析测试研究所(以下简称“分析测试所”)、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天文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在8月13-15日组织“小小科学家·探秘大自然”职工子女科学素质提升活动。全院共有128名职工子女和25名职工志愿者参加。

研学之行第一站来到分析测试所。孩子们变身小小科学家,探索科研奥秘。上午分析测试所的工程师带来“藏在食品中的双面侠:亚硝酸盐风险与应用揭秘” 互动讲座,让孩子们了解到亚硝酸盐的双重身份,结合加工食品说明其作为添加剂的作用,分析隔夜菜中的污染风险。在“携食”快检小课堂上,指导老师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检测西瓜中重金属铅、果脯中二氧化硫、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及西瓜中农药残留。下午来自北京市食品检验院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完成自制酸奶和培养基绘画,让孩子们深刻认识了益生菌和代谢产物的重要作用。在情景互动科学戏剧课上,科学传播中心讲师带来全新升级《细菌大作战》课程。该课程采用“科学问答+手工制作+偶戏剧场”的多元教学模式,将抽象微生物知识转化为情景互动,深化了孩子们对“双面细菌”的认知,为科技资源科普趣味化赋能。

研学之行第二站来到北京天文馆。孩子们变身小小天文家,参观“问月”、“宇宙穿梭”、“寻找另一个地球”等多个展览。“问月”展览,通过对月球样品的多维度呈现,从“说月”“揽月”“踏月”三个部分解答何为月球、何为月壤、未来如何探月的问题,以全新的视角深入解读月壤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宇宙穿梭”展览介绍了宇宙的层次结构、宇宙的诞生与演化、神秘的黑洞与引力透镜,全方位解析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的突破性成就所带给人类的现代宇宙观;“寻找另一个地球”展览系外行星与地外生命探索专题展览,采用科幻与科普相结合的独特方式,让小朋友们在UFO、外星人、地外文明等话题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孩子们在4D剧场观看了《童年太阳系》科普片,介绍了太阳系约有46亿岁,其童年混乱壮观:行星在乱世中生长,巨行星经漫长跋涉到如今位置,类地行星成长历经诸多危机与磨难等天文知识。在“磁力地球”手工活动中,孩子们掌握了磁性的基本原理,激发对地球科学的好奇心同时锻炼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研学之行第三站来到国家自然博物馆。孩子们变身小小探险家,跟随科普老师参观了古爬行动物展厅、恐龙公园展厅、昆虫展厅、神奇的非洲等展厅,聆听了古生物的分类与发掘故事,了解了现生动物们的生存现状,在研学过程中领悟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与奥秘。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更种下一颗颗保护自然的种子。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小科学家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孩子们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的神奇和魅力,也坚定了他们未来投身科学研究的决心。职工们也纷纷感谢院工会的精心组织和志愿者的辛苦付出,为大家解决暑期孩子“看护难”的烦恼,孩子们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也树立了对科学的兴趣,期待院工会未来组织更多精彩活动。

接下来,院工会将联合院属各单位继续挖掘我院科研科普资源为小科学家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助力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同时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将研学活动打造为服务职工的特色品牌项目,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院工会(妇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