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8日 14:54
党委书记李丽讲话
全体抗疫下沉党员和志愿者合影
受表彰党员合影
表彰大会现场
正值“七一”到来之际,北京自然博物馆党委为了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感悟党性、共同勉励宣传参与疫情防控的党员和志愿者的优秀事迹,特开展抗疫下沉党员和志愿者表彰活动。
俗话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暮春初夏本应是我们约二三知己观花赏景的最佳季节,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北京风云变幻,又让人心弦激荡。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月29日,根据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及市直机关工委最新通知,北科院组织了院属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储备下沉基层名单。自然馆党委迅速部署,六个在职支部党员踊跃报名,超额完成报名任务,及时纳入了院里的备沉干部储备库。在疫情严重居家办公期间,自然馆大批党员积极主动参加所在社区的抗疫活动,充分发扬了一名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走在前做表率的行动自觉,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
此次抗疫自然馆共有28名下沉党员和志愿者参与抗疫活动。大家在所在社区带头参与核酸检测扫描身份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社区卡扣值守、协助运送抗疫物资、给居家隔离人员运送生活物资等。经统计,参加抗疫服务次数达201次,服务时长达642.5小时。
表彰大会上,参加抗疫的党员代表分别做了宣讲,他们生动讲述了在抗疫过程中的苦与乐,苦是要和困难作斗争,不仅是穿着大白透不过气的难受,还有一些社区居民对工作不理解的难处。乐是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不仅学会了各种抗疫服务技能,还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肯定。疫情来势汹汹,党员干部在防控工作中发挥着“守门员”的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叫响“跟我上”,誓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受侵犯。
党委书记李丽代表党委向28名抗疫下沉党员和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在疫情中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 指出党委将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在推动新馆建设和老馆运转中,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时刻准备再战“疫”,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参加此次表彰活动的有自然馆党委委员、各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 (田甜/文 吴亦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