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9日 16:23
豆亚坤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录入
豆亚坤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录入
刘鹏澄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录入
刘鹏澄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录入
4月下旬以来,北京市爆发新一轮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接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储备下沉干部通知后,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党支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发起动员。广大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当晚就有十余名同志向支部书记报名,随时准备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还有部分同志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全力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豆亚坤,家中孩子尚小,妻子是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负担较重,但豆亚坤克服困难,积极报名下沉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在朝阳区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主动向下沉社区报到,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一线抗疫工作中。在八里庄街道甘露园社区核酸点,每天身穿防护服,工作将近十个小时,帮居民进行身份证扫描登记,核实个人信息,耐心细致,尽职尽责。
刘鹏澄刚结束居家隔离,就利用五一假期主动向居住社区报到,投身社区防疫工作,在服务期间严格落实社区各项指挥部署,协助社区完成三轮1600余人次核酸采样工作。遇到个别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他坚持原则、认真解释,用一句句耐心的话语,换来群众暖心的理解,在工作中展现出极强的责任感和党员先锋带头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数字经济所的下沉干部和志愿者,克服困难,坚定信心,牟足干劲,和广大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友们并肩作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向“疫”而行,彰显了数字所干部职工的责任与担当。 (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