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15:45
工作现场(一)
工作现场(二)
2021年12月6日至4月1日期间,资环所职工白冰同志参加了2022年冬奥会北京市运行指挥部票务和组织观众工作组集结疏散部的服务保障工作。近日,集结疏散部被评为北京市先进集体。
白冰在冬奥会运行准备阶段,负责编写了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两个场馆以及冬残奥会国家游泳中心的观众组织方案,为冬奥会精细化组织和零失误贡献了智慧;在冬奥会期间担任国家游泳中心运行保障小组的方案员,负责保障观众落客观赛,在冬残奥会期间担任国家游泳中心运行保障小组组长。冬奥会期间共组织完成了159批次归口单位453车次近万名观众的观赛任务,在冬残奥会期间完成了组织47批次归口单位234车次6174人次的观赛任务,保障了无障碍残疾观众20车次21人次的观赛任务,整个组织过程规范、流畅、安全、平稳,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了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19天46场比赛和冬残奥会8天20场比赛的观众保障任务,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白冰在工作中肯吃苦,讲奉献,严谨细致、踏实认真,能坚持用心谋事、务实干事,积极克服高频赛事运行保障压力,做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尤其是在急难任务前更是表现出较高的综合能力素质,群众认可度高,发扬了共产党员不怕苦不怕累的先锋模范精神。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