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2日 14:47
论坛现场
伍建民院长主旨报告
朱军教授主旨报告
5月30日,2023中关村论坛“科学数据与开放科学”平行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主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承办,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关村开放科学国际创新联盟(秘书处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协办。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论坛以“科学数据与开放科学”为主题,交流探讨开放科学背景下科学数据政策、国际合作、应用实践等热点难点话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建民参加论坛,并发表主旨报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数字经济所的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由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郑健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苏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东亚地区多国代表处代表Shahbaz Khan出席论坛并致辞。会议邀请中科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郭华东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以及来自UNESCO自然科学部、国际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国际科技组织和国内科研机构的10位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来自国内外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中关村开放科学国际创新联盟作为本次平行论坛的协办单位, 在全力服务保障论坛顺利进行的同时,积极组织联盟成员参与论坛活动。联盟成立于2021年9月,是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会同12家国内外知名机构组成,是我国第一家以开放科学命名的联盟。
伍建民代表联盟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开放科学实践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从政策层面、开放获取、科学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合作等方面,全面总结了北京开放科学发展现状和实践活动成效,提出了北京开放科学实践的思路和目标,从完善政策体系与监测评估、搭建开放科学集成服务平台、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深化国际开放交流合作、培育开放科学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并表示联盟将努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联盟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朱军在会上作了题为“AI的科学数据开放应用及算法模型安全”的主旨报告,主要从AI技术与数据的关系出发,围绕AI技术演变、数据安全、数据互融互通、数据生态与数据治理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指出大模型产生大量数据,如何有效鉴别、治理生成数据成为新的挑战。
下一步,联盟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集人才智慧、汇开放资源、谋创新发展,积极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大需求,推动北京开放科学实践,以国际视角密切关注开放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传播开放科学理念,促进联盟伙伴合作与交流,推动开放科学生态建设。 (科技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