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 15:32
伍建民宣读“创新大工匠”获奖名单
李静宣读“创新人物专题奖”获奖名单
赵剑宣读“创新大工匠提名奖”获奖名单
刘清珺介绍评选活动情况
余华荣致辞
伍建民讲话
12月21日下午,第16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创新人物专项奖暨第六届创新大工匠评选活动在中国科普网和京视网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了颁奖会。本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发明协会承办。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中国发明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发明协会理事长刘清珺,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原副院长、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李静,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赵剑,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北京发明协会监事长侯同晓,北京发明协会秘书长钟之绚等领导嘉宾及40名本届获奖人员出席会议。院人工智能所和北科控股相关负责同志共同主持颁奖会。
伍建民宣读了“创新大工匠”获奖名单,李静宣读了“创新人物专题奖”获奖名单,赵剑宣读了“创新大工匠提名奖”获奖名单。本届获奖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全部长期在一线工作。他们中间有热衷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非遗传承人;有在生产一线耕耘几十年,坚持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汽车工程师;有半个世纪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有在国防战线默默拼搏的科技工作者;有身居郊野与抽油机相伴26年,在石油产业发展中屡建功勋的全国劳动模范;有在医药科技道路上勤于探索的巾帼英雄……。
刘清珺介绍了活动组织、评选、后期宣传情况。创新人物奖是北科院在北京发明大赛中设立专项评选活动。本届创新人物评选活动面向第16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进入复赛项目的参赛人进行征集,经两轮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40位创新人物获奖者,其中10位被授予“创新大工匠”称号,10位获得“创新人物专题奖”,20位获得“创新大工匠提名奖”。会后,将继续在媒体平台上对表彰活动和获奖人物进行后续宣传。
余华荣在致辞中指出,“创新大工匠”是一个称号,更是一面旗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更需要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表彰宣传创新人物,正是尊重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体现。
伍建民在讲话中指出,“弘扬工匠精神”重在付诸实践。北科院连续六年支持举办创新大工匠评选活动,旨在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让工匠精神在科技领域发扬光大。北科院隆重举办的创新人物评选颁奖活动,对创新大工匠予以表彰,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实践。伍建民强调,北科院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将当好衔接原始创新、应用研发、转化应用的桥梁,把科学家的梦想、工程师的蓝图和技能人才的产品凝聚成推动科技强国的磅礴伟力,以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的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颁奖会上播放10位“创新大工匠”的人物专题微视频,展现了工匠精神背后的奋斗故事和艰辛历程。
本次颁奖会共有8万余人在线观看,并得到了科技日报、首都之窗、央视网等20家媒体的报道。 (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