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17:29
签订连心共建协议
“星空白草畔”天文馆霞云岭观测点揭牌
超级月亮茶话会直播现场
白草畔星空(天文馆臧振远摄)
白草畔星空(天文馆苏晨摄)
为助力房山区霞云岭乡文旅产业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北京天文馆充分发挥自身科研、科普优势,与房山区霞云岭乡结成连心共建单位,于7月13日下午在霞云岭乡举行天文馆·房山区霞云岭乡连心共建签约暨“星空白草畔”天文馆霞云岭观测点揭牌仪式。院领导刘子亮,房山区政协原副主席、房山区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永祥,房山区政协原副主席于英虎以及天文馆、房山区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园林绿化局、科委、教委、融媒体中心、房山区霞云岭乡、四马台村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活动由霞云岭乡乡长卢晓利主持,天文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臧振远与房山区霞云岭乡党委书记杨叶辉签订连心共建协议,天文馆馆长王晓锋、霞云岭乡人大主席董立新共同为观测点揭牌。
刘子亮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九大以来,发展科普事业、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科院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依托天文馆等科普基地,持续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科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在房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文馆与霞云岭乡连心共建,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基层科普能力建设的宝贵实践。
随后,赵永祥代表房山区出席领导发言,他表示,作为首都南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房山区全力支持北京市“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扎实开展各类活动,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双方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之后,臧振远、杨叶辉分别代表天文馆和霞云岭乡进行了发言,双方一致认为,“星空白草畔”天文馆霞云岭观测点的建成是双方合作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未来,天文馆与霞云岭乡将进一步深入挖掘科普资源,促进天文专家、活动进校园、进乡村,将天文主题研学基地建设与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揭牌仪式当晚,恰逢本年度最大满月现身天际,天文馆的科普专家们将直播间搭在海拔2161米的白草畔主峰之上,带领观众朋友和天文爱好者观星赏月,品茶论道,展开一场超级月亮茶话会。仪式结束后,一行人员也登上白草畔山顶,在天文专家指导下,实地观测太阳黑子、超级月亮,认知夏季星空。最后,活动在白草畔的星空下圆满落幕。
此次共建合作得到了北科院以及房山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未来,天文馆与霞云岭乡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合作深化,为公众持续奉献优质科普资源,实现天文科普与乡村建设联动发展,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天文馆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