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院内新闻

首都工程师主题沙龙暨“北科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 16:26

参加沙龙的代表合影

参加沙龙的代表合影

致辞环节

致辞环节

主持人与主旨报告

主持人与主旨报告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

10月25日,首都工程师主题沙龙暨“北科沙龙”在北京天文馆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环境功能材料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主办,北科院资源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资环所”)、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北科院院长伍建民、市科协副主席陈维成出席活动并致辞。北科院副院级领导刘子亮主持活动。

伍建民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北科院在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北科院有关科研人员与各界人才的交流、加快环境功能材料创制,推动北科院最新研究成果持续实现转化应用,为北京和全国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更加高效的科技支撑。

陈维成指出,北京市在环境功能材料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环境功能材料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首都工程师主题沙龙是市科协精心打造的交流合作平台,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活动实现高水平交流和知识碰撞,激发创新灵感和创新活力,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做了题为“绿色化学与碳中和”的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绿色化学、绿色碳科学的内容和意义及其对“碳中和”的重要支撑作用,分享了相关科研团队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推广应用情况。报告提出,发展绿色技术,建立高水平、智慧化生态工业园区,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做了题为“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膜产业发展和膜法水处理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了新型膜材料制备等方面存在的“卡脖子”问题,并分享了国内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报告提出,从新膜材料开发、新型膜耦合工艺研发、大数据智能化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膜业“新质生产力”,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所在。

北科院资环所所长张忠国作了题为《加强环境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北科院资环所科技创新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概述了资环所发展历程、人才队伍现状和主要研究方向等情况,并着重介绍了资环所近年在废水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及其应用转化情况。

会上,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牛军峰,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李魁晓,北科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研究员、先进材料创制及原位表征分析实验室负责人刘向文,北科院资环所水资源研发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何灿,分别以“工业废水电催化处理技术原理及应用”“污水再生处理过程磷的控制及新材料应用研究”“先进原位电镜表征技术在材料形成机制及催化过程中的应用”“高效催化臭氧氧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主题作专题报告。

本次活动就环境功能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以及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分享,展示了环境功能材料的巨大潜力,为与会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启示和学术实践视角。北科院相关处室、内设机构及院属单位负责人、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北京市环境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等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