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院内新闻

北科院参加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4日 10:26

观众参观北科院展区

观众参观北科院展区

科技部和北京市领导听取北科院展项汇报

科技部和北京市领导听取北科院展项汇报

分析测试所科研人员接受媒体采访

分析测试所科研人员接受媒体采访

资源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向学生讲解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

资源环境研究所科研人员向学生讲解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

观众排队体验平衡能力智能评估系统

观众排队体验平衡能力智能评估系统

观众在了解老年健康膳食模型

观众在了解老年健康膳食模型

观众零距离触摸动物标本

观众零距离触摸动物标本

观众通过显微镜观察神奇的微生物

观众通过显微镜观察神奇的微生物

观众在学习体验镜面反射原理

观众在学习体验镜面反射原理

观众佩戴VR眼镜体验“百变鹿角”

观众佩戴VR眼镜体验“百变鹿角”

观众在参观涂有硬质涂层的科技产品

观众在参观涂有硬质涂层的科技产品

观众在阅览科技期刊

观众在阅览科技期刊

北科院专区工作人员合影

北科院专区工作人员合影

北科院组织党员赴北京科技周主场参观学习

北科院组织党员赴北京科技周主场参观学习

北科科普宣讲团在科技周与观众见面

北科科普宣讲团在科技周与观众见面

科普专家与观众互动合影

科普专家与观众互动合影

伍建民介绍北科院展区和科技创新有关情况

伍建民介绍北科院展区和科技创新有关情况

刘子亮介绍北科院科技成果展项情况

刘子亮介绍北科院科技成果展项情况

5月25日至6月1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首钢会展中心11号馆举办,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活动期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作为联合承办单位之一,以“科学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主场推出了科技成果展示专区,举办了科普宣讲、公开课等科普活动。北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参观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展览以及北科院展区,并参加北京广播电视台举办的直播活动。院领导刘子亮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展览开幕式,为科技部、北京市领导介绍北科院展项,并参加北京广播电视台举办的直播活动。据统计,北科院展区和主场科普活动线下服务受众4.5万人次;融媒体直播线上观看人数110余万人次,获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一、体验感十足的科技成果专区

北科院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智库、科学普及、科技服务”等四个业务板块,依托VR、多媒体、互联网等交互式技术,集中展示了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科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智慧养老研究所,资源环境研究所、分析测试研究所、科学传播中心等8家内设机构和院属单位的10项成果。同时,北科院辐射技术研究院所的“深振荡磁控溅射技术与先进材料”展项受到邀请,在科学技术部展区的显著位置进行了展示。北科院相关单位的前沿科研成果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的“应急现场协同感知与融合推演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23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以一体化智能化装备和系统为媒介,提出了知识驱动情景推演的技术,智能跟踪灾害过程和环境语义,以及决策者的行动语义。纳入导调控制的应急仿真演练系统,全面提升了实战性,可支持大规模在线和并发用户,形成了首个应急推演协作国家标准。5月26日,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家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听取了展项汇报。

分析测试研究所基于超支化络合银离子抗病毒抑菌技术深耕人体呼吸健康领域,自主研发了空气消毒机、除甲醛喷雾剂、除菌除味喷雾剂等相关技术产品,打通了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渠道。

资源环境研究所的有机污染物的绿色低碳生物修复技术与应用项目,展示自主研发的“复合降解菌剂”在退役工业地块中对多环芳烃、石油烃和苯系物等污染物的修复技术。

智慧养老研究所针对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易跌倒场景,开发了基于多模态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老年人平衡能力智能评估系统”,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开展运动康复和平衡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智慧养老研究所还围绕“老年健康膳食”展示了老年人3+2膳食模型、咀嚼能力测试工具及液体稠度快速测试工具、老年人健康管理系列科普视频等,并为公众提供了膳食营养餐搭配,引起了公众对老年人科学养老的关注和思考。

国家自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了豪猪、食人鱼、穿山甲等动物标本,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标本,还可以零距离触摸标本。同时,观众还可以扫码从云端观察更多动物标本,从而让孩子们学习动物为适应大自然的进化行为,启发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寻找微生物”展项的核心是一款自主研发的微生物互动观察装置,观众通过操作互动屏幕完成微生物样本的选取、观察、科普内容学习等全流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北京天文馆带来的基于光学设备展示光的反射原理的“宇宙实验站—与光捉迷藏”互动展项,分为“镜子走迷宫”“反射望远镜”和“纹影成像演示仪”等3个互动游戏。观众可以通过游戏进一步了解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学习望远镜、反射镜的工作原理。该展项被评为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场最受关注展项。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的百变鹿角VR展科技感十足。该展项以VR眼镜为媒介,向观众展示了不同鹿角的形态特征,向观众介绍鹿角的生长机制,为观众观察鹿、认识鹿、走近鹿开启了一扇科学之窗。

辐射所基于自主化深振荡磁控溅射技术,获得柔性硬质、超硬且韧以及超高强韧性纳米涂层技术成果,并形成了一套硬质涂层性能与寿命的评价方式,目前逐步开展氢能及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各类高端刀具、螺旋桨、凿宕机活塞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展览期间,多家高新企业对该展项的市场化推广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科学传播中心推出的北科院期刊展,集中展示了北科院及院属单位主管、主办的《科技智囊》《天文爱好者》《大自然》等12种科技期刊,普及了科学技术知识,播撒了科学的种子、弘扬了科学家精神。

相较往年,2024年北科院所有成果均采取实物展示,如,动物标本、观测设备、试验样品和样机、科学杂志等,极大地促进了展项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体验条件。

活动期间,北科院机关办公室党支部、党群工作处党支部、智慧养老研究所党支部、高新技术处党支部、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纷纷来到科技周主场参观学习。

二、紧扣主题的主场科普活动

6月1日上午,北科院紧紧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这一主题,在主场互动区举办了“科学演说+”科普宣讲、“麋豆带你看自然”公开课等专题活动,科技工作者从幕后走上前台为小朋友们奉上科普“大餐”。

来自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北科安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院属单位的科技工作人员,从幕后走向台前,向现场公众揭秘“营养模型研究”“模式动物”“互联网信息传播”等内容。

“麋豆带你看自然”是北京麋鹿生态中心为少年儿童研发的系列研学课程。该研学课之一“梦幻之麋”在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中完成了首秀。科普专家在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幻灯机的同时,让孩子们学习麋鹿的相关知识。

三、融媒体助力科学传播

科技周活动前夕,北科院发布了活动预告宣传片,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氛围。6月1日上午,伍建民、刘子亮做客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纪实频道《科学第一现场 | 北京科技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栏目直播间,向广大市民介绍了北科院2024年科技周展项和“十四五”以来的科技创新情况。

伍建民着重介绍了北科院承担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年度重点项目和工作任务;承担国家自然博物馆建设、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建设等国家级重大任务;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智库、科学普及、科技服务”四个业务板块高质量发展情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主动融入开放创新生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等五个方面,讲述了北科院全面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使命担当。

刘子亮整体介绍了北科院展项、活动的内容和亮点,带领观众跟随摄像机的“第一视角”领略了北科院科技成果魅力。该场直播在北京时间、百度、新浪新闻、新浪微博、优酷、快手、抖音、哔哩哔哩、北科院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播放,总观看量达110.8万次。

四、院属单位科普活动珠联璧合

科技周举办期间,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古观象台)、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等单位举办了“博物馆里来画画”“人体奥秘之我是大医生”“宇宙大冒险”“玩偶巡游”“宇宙蓝图”“夜探麋鹿苑”等科普活动17场次,还上演了《宇宙旅行团·Hi·火星》《逐日历险记》等科普剧,服务线下受众8.57万人次;各种科普活动线上观看人数达64.47万人次,形成了共同服务首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生动局面。

(科学传播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