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3日 14:54
图1技术对比分析
近年来,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简称PPCPs)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导致水环境中PPCPs类痕量新污染物的检出频率和检出浓度不断升高。研究表明,北京市5大水系地表水和8个行政区/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分别检出了118种PPCPs和110种PPCPs,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已经成为水环境中PPCPs的主要来源。
传统污水处理厂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PPCPs类新污染物,出水中残留的PPCPs进入水环境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造成慢性中毒和内分泌紊乱,并可导致病菌耐药性的形成,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水资源研发团队基于前期对城市污水再生工艺全流程各工段以及收纳水体中PPCPs赋存情况和浓度水平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了以电催化氧化、单原子基类芬顿氧化、催化臭氧氧化为代表的PPCPs高效去除技术。研究表明,O3 + H2O2强化电催化技术在30 min反应过程中对布洛芬的去除率达到93%;基于新型Cu-Fe基单原子催化剂的芬顿氧化技术在碱性条件下对抗生素废水表现出极其优异的催化降解性能,20 min内布洛芬的去除率达到93%以上;开发的纳米催化剂MnxCe1-x O 2 /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和单原子催化剂MnCe-CNO/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均可在10 min实现布洛芬和阿替洛尔100%的去除率。
研究团队进一步将开发的上述三种高级氧化技术和目前商品化陶氏NF270和NF90膜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四种技术均可高效去除水中PPCPs类污染物,其中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效果最佳。此外,研究团队结合工程实践应用中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出水中盐离子和降解副产物的存在可能对再生水安全利用存在风险,提出了“催化臭氧氧化+NF膜”工艺,在实现再生水品质提升的同时,有效缓解膜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该研究团队后期将继续优化催化剂结构和工艺参数,提高催化剂及工艺的稳定性、可靠性,为高效去除典型PPCPs污染物和获取高品质再生水提供成套解决方案。
(任晓晶/文 陈燕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