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14:08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以下简称“分析测试所”)刘卫卫博士申报的“矿物稀土拓扑探针的精准构建及在单细胞质谱流式中的应用”项目获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资助。
单细胞质谱流式检测技术因传统金属标签信号重叠、灵敏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肿瘤免疫微环境多靶标解析需求。本项目聚焦矿物稀土元素的窄发射峰和高原子质量数特性,拟开展“拓扑结构-稀土探针”协同设计研究,拟解决稀土离子高配位数需求与聚合物拓扑空腔的匹配机制不明、多重标记中稀土同位素信号正交性受空间位阻限制、质谱信号增益与探针拓扑结构的关联规律不清等关键问题。项目拟通过连续流微反应器技术合成拓扑结构探针载体,实现高容量稀土载体结构的可控合成与批次稳定性;结合多齿配体筛选,构建高稳定螯合体系;开发“拓扑-稀土”双正交标记策略,建立单细胞多靶标同步检测体系;解析拓扑探针表面稀土富集效应对质谱信号强度的增益机制。项目研究成果可推动稀土资源高值化,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提供精准工具,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
本项目获得资助,是分析测试所在分析测试技术前沿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分析测试所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应用导向,紧密围绕“数智化分析测试技术及应用”核心科研方向,持续深入开展分析测试关键技术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新方法并拓展新场景应用,积极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