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6日 16:19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麋鹿苑内公鹿
麋鹿中心开展麋鹿相关科研工作
麋鹿中心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麋鹿中心设计的文创及开展的市集活动
天宫机器人讲述麋鹿保护故事
天宫机器人讲述麋鹿保护故事
志愿者代表宣讲
麋鹿吃蛋糕
为麋鹿回家40年特制的文创蛋糕
麋鹿种群
"一鹿当歌"文创
"奔跑麋鹿"系列科普玩具
"小小饲养员"亲子体验
1984年,首批麋鹿回家选址在北京南海子,1985年8月24日,首批20只麋鹿从英国回归中国,落户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开启了我国麋鹿种群复兴的序幕。麋鹿重引进工作的成功实施是物种保护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正是麋鹿这一物种的科学发现地、野外灭绝地,也是重引进的保护地。在此成立的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承担着麋鹿保护研究种群复壮、迁地扩散、科普教育的功能。
经过科研工作者40年的不断努力,如今我国的麋鹿已从最初回归的77只发展到了1.4万多只,生活在我国26个省市和自治区的95个保护场所,已全面覆盖其原有的古分布地。40年来,北京麋鹿苑大力开展麋鹿保护研究工作,在麋鹿遗传、行为、疾病、饲养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突破了疾病防控、饲养管理、遗传瓶颈“三道难关”,绘制了麋鹿种群复壮、迁地建群、野化放归“三步走”路线图,为麋鹿保护提供了扎实的科技支撑。目前,我国正在筹建亚洲最大的完全型麋鹿基因库,将有效解决麋鹿近亲繁殖导致的基因衰退问题,为科学育种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未来还将建设麋鹿微生态基因库,专门保存对麋鹿生存至关重要的微生物菌群,包括肠道微生物菌群和环境微生物菌群,全方位保障麋鹿种群的健康发展。
2025年正值麋鹿回归40年,为展示我国麋鹿保护成果,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推动麋鹿文化传播,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于今年的8月23日-24日举办一场集科普、科技、体验、文创、非遗文化于一体的全民科普活动。
打造绿色“科普+消费”新场景
依据《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促进服务消费系列决策部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本市与麋鹿苑实际,利用麋鹿回归四十年之际,开展市民消费活动,打造北京旅游新场景。多方资源联动,强化改革畅通消费循环,着力统筹消费资源,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在首都消费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麋鹿系列Ip一“鹿”锦绣隆重登场
此次8月24日的科普活动既是市民消费的欢乐互动市集,同时也是麋鹿ip的大展现,麋鹿科普宣传贯穿始终。现场观众和嘉宾可沉浸式体验麋鹿及其生态多样性保护的丰硕成果,VR设备体验麋鹿鹿角生长、科普手工课、网红麋鹿——麋鹿与麋禄禄互动,参观文创市集,感受麋鹿音乐等;公众也可线上参与直播、与网红互动等体验线上云游麋鹿苑博物馆的各种活动。
*特色活动现场:
冠军机器人助力麋鹿保护事业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即亦庄机器人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天宫2.0PRO向现场观众讲述《国宝麋鹿的前世今生》,助力麋鹿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志愿者代表宣讲麋鹿保护故事
“麋鹿守护者”代表,北京市科普达人荣秀霞老师讲述三代人参加“麋鹿守护者”志愿活动的故事,并展示麋鹿苑开苑以来其收藏的麋鹿藏品。
麋鹿品尝苜蓿“生日蛋糕”
备受喜爱的明星麋鹿现身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以苜蓿为主料的特制“生日蛋糕”。 观众参与为麋鹿回归庆生!
点亮麋鹿保护区,见证复兴之路
麋鹿种群从北京麋鹿苑最初20只核心种群起步,麋鹿的足迹如燎原星火般扩散,现已遍布全国26个省份、95个自然保护区,生动诠释了麋鹿种群从濒危到复兴的生态奇迹。
*麋鹿IP系列一“鹿”锦绣隆重登场
麋鹿中心特别在麋鹿回归40年之际,推出麋鹿IP系列一“鹿”锦绣上线,共计文创产品130余项,进一步打造麋鹿品牌形象(IP),将文化符号转化为保护动力。所有文创均由麋鹿苑的科普科研团队推出,以研究为支持,从麋鹿的行为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开发文创产品。
一、一“鹿”印象
麋鹿中心设计多个系列IP的冰箱贴,既有现代的“鹿鸣狂想曲”,又有历史文化题材的以汉代瓦当造型的“一鹿当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麋鹿中心以新近正式发布的“麋鹿标准画像”——雄鹿、雌鹿、幼鹿形象为母本,制作冰箱贴及徽章等文创,进一步推广确立的统一IP形象。这一兼具科学严谨性与艺术表现力的文化符号,以生动姿态讲述中国麋鹿种群的重生传奇,同步规范各类宣传场景的视觉表达。
南海子是麋鹿的科学发现地、本土灭绝地和重引入地,三地合一让南海子与麋鹿密不可分。纵观南海子历史,流传最广的建筑莫过于大红门。为了讲好南海子的麋鹿故事,麋鹿苑这次别出心裁的引入“高门厚禄”的概念,一只Q版小麋鹿正站在南海子大红门下眺望美好的未来。
“鹿呦呦”系列金属流沙冰箱贴是由一位听障小女孩设计,以鹿为主题,传递纯真与治愈的温暖力量。通过流沙工艺呈现灵动的视觉效果,缓缓流动的沙粒如同时光静静流淌。该系列产品通过IP形象延展,让自然、温暖与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淌,为每一位使用者带来独特的心灵慰藉。
特别要介绍“一鹿当歌”瓦当仿古冰箱贴——这是一款凝结麋鹿回归祖国40年暨致敬科学家精神文创IP产品。今年是麋鹿回归的40年,四十年里,在无数的科研人员、科普人员和国内外广大麋鹿爱好者的付出和关怀之下,让麋鹿这一传奇物种实现了种群复壮、迁地保护和野外放归的壮举,麋鹿的保护工作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野生动物拯救史,一鹿当歌!以中国古代特有建筑构件“瓦当”为设计灵感,鹿纹瓦当多见于秦雍城遗址,蕴含深厚的历史元素。巧妙运用“一鹿当歌” 谐音 “一路高歌”,既呼应核心元素 “鹿”,又传递出顺遂昂扬、一路向好的美好寓意,增添语言趣味与记忆点。作品表达濒危保护动物的公益与情感联结:麋鹿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经历本土灭绝又荣归故里的传奇历程,产品不仅展现其物种特殊性,更暗含对濒危动物保护的关注,容易引发大众对生态保护的共鸣,赋予产品超出实用价值的情感意义。
二、一“鹿”自然
麋鹿中心以麋鹿苑真实生态为蓝本,把“鹿王争霸”季节奇观、物种共生关系,微缩成玩具叙事,设计“奔跑麋鹿"系列滑动科普玩具2款。公众可先组装,同步完成“生态场景解码”,让玩具成为“可把玩的自然课堂”,把保护区的野性魅力,传递给更多人。“玩学双轨”,打破静态玩具局限,组装+滑动双玩法构建交互——动手组装是“创造参与”,滑动模拟奔跑是“动态延伸”,把生物知识转化成可触碰的互动体验。设计巧思“生态符号”视觉转译,抓取麋鹿最具辨识度的生态场景,如雄鹿挑草形成“王冠”的争霸仪式,雌鹿与牛背鹭的共生默契,将自然奇观压缩成“一鹿生花”“一鹭相伴”符号化造型,用插画语言把生态科普藏进视觉记忆点。
在谷子经济热潮下,“麋惑行为”系列徽章成为可科普的谷子。它以麋鹿行为作为IP,将二次元消费活力与麋鹿文化魅力融合,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儿童画画法,绘声绘色地把麋鹿脱茸长角、游泳泡澡、鹿王顶草等生态行为表现出来,既满足粉丝对独特周边的需求,借徽章传播麋鹿相关知识与文化,又能凭借精美设计,为爱好者带来情绪价值与收藏乐趣。
三、一“鹿”体验
麋鹿中心以童话故事《麋豆环游记》中的主人公“麋豆”为IP,开发了“麋豆带你看自然”系列研学课程,里面除了综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内容之外,还涉及历史、美术、天文等方面的知识,是馆校结合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的一套课程。包含梦幻之麋、鹿王争、南囿秋风等10个课程,课堂上,孩子们跟着“麋豆”的脚步去发现问题、学习知识、动手制作、实验应用和分享收获,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该课程已经市场化运营2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万元,线上线下受众数十万人,相继荣获2024年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博物启智社教文化创新奖、2024年北京地区博物馆十佳教育材料包、第19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铜奖,还是四季麋鹿苑科普活动中的金牌课程,被北京校外教育协会评为“百项优秀案例”,被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评为“馆校结合典型模式优秀案例”。
来麋鹿苑最重要的体验是“小小饲养员”的亲子项目。麋鹿中心科研人员研发的《新型饲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专利授权,饲料富含动物所必需的纤维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产出营养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同时麋鹿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出饲料产品,将产品应用于生态科普体验,服务于公众,根据不同配方呈现不同颜色,娱乐性强。
除此以外,还可以体验定制游客专属纪念币。专属纪念币以麋鹿文化为载体,结合个性化定制与现代工艺,可打印日期与姓名,赋予产品独特的纪念意义。纪念币正反两面以麋鹿与自然元素为主视觉,既具收藏价值,又可作为车挂随身携带,承载祝福与守护的寓意。通过文创IP延展,纪念币将文化体验、个人情感与实用功能紧密结合,让游客在留念的同时,也能将麋鹿苑的自然故事融入日常生活。
四、一“鹿”高歌
《麋鹿回家》是特别为纪念麋鹿回归祖国 40 年北京纪念活动而创作的歌曲。歌曲通过描绘麋鹿的生境、历史传说,讲述麋鹿曾在 19 世纪末期野外灭绝,经多方努力回归祖国并种群壮大的历程,表达了对麋鹿这一中华神兽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四十年来麋鹿人对麋鹿如母子、对麋鹿保护视毕生心血的特殊情感。
近年来,麋鹿中心还组织创作了《鹿鸣》《麋鹿归途》等多个宣传歌曲,还创作了《麋鹿四季》《鹿王争霸》《“迷”了个鹿》等科教影视作品,近期还将在麋鹿苑现有三十多个展览的基础上举办《“麋跃神州四十载,生生不息谱华章”——麋鹿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摄影展》,运用声音及影像传递、表达麋鹿物种保护事业的荣光,形成麋鹿保护独特的声像IP。
麋鹿中心以多个角度打造麋鹿系列IP,一“鹿”锦绣登场,为麋鹿回家40年的成果展示,更是麋鹿保护宣传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文创IP,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更为北京市文旅结合,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地标,拉动首都消费市场的辐射带动力,为北京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