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15:37
图1分时间段LDA模型
图2共现分析图
在全面数字化的时代趋势下,数字赋能已成为我国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随着微博、微信群、QQ、公众号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网络公共领域逐渐兴起,社区居民的信息来源、沟通意愿、维权意识和诉求表达都比以往更加迫切,这些都对传统社区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针对这一现状,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系统所”)开展了数字化社区治理关键脆弱点辨识技术研究,有序开展了“社区脆弱性”主题文献研究,并多次举办座谈会,城市系统所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将学理研究、调研实践、服务基层三者有机统一,获得了相关管理部门及街道社区的关注与认可。
本研究立足于应用富文本挖掘中的主题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基层民生保障类事件驱动的网络舆情主题信息的数字化社区治理关键脆弱点辨识框架,尝试依托计算社会科学方法推进将数字化转型快速嵌入到包括小区安全、垃圾分类、邻里纠纷、停车管理、群租治理等涉及居民日常生活中各个场景。通过开展多元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研判下步工作,有效打破了预警相对迟滞、社区自主性弱化、动员不可持续等被动式治理局限,以数字化治理推动“人、地、事、物、组织”在基层范围内更为全面直观的动态化呈现,助力街道社区搭建服务民生诉求的“驾驶舱”。
与此同时,面对基层社区在公共服务中产生的海量网络数据信息,探索建立数字化社区民生服务大脑,将民生需求、服务供给、政府监管、风险辨识等四部分进行统合汇总,利用大数据相关算法全面掌握社会治理需求和公共服务实效,助力实现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协作化、智慧化。本研究已成功在北京市西城区进行了社区合作试点,并正申请发明专利1项。
下一步,城市系统所将继续紧扣智慧社区建设、数字化社区治理、社区科普服务的现实需求,聚焦社区安全、停车管理、物业管理等基层治理典型场景,系统性从理论深化到实践示范,从政策编制到数字赋能,全方位服务支撑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
(魏家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