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创新> 创新进展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团队在麋鹿遗传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06:38

迁地保护麋鹿健康监测综合评估方法

迁地保护麋鹿健康监测综合评估方法

曾在中国本土灭绝、又奇迹般重生的国宝级动物——麋鹿,其保护研究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进展!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领衔的科研团队,在麋鹿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肠道微生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麋鹿种群的长期健康繁衍和科学保护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为麋鹿这一国宝级动物建立了更坚固的科学保护体系,也为全球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样板”和“北京经验”。

团队成功绘制生命“高清地图”,成功组装全球首个端粒到端粒(T2T)的完整麋鹿基因组,完整度达99.86%,质量远超此前麋鹿基因组,达国际领先水平,是麋鹿保护研究的“基石性”成果。该研究挖掘到5个麋鹿适应环境的功能基因,为揭示麋鹿适应不同环境(如温度、光周期等)提供微观关键证据,为麋鹿潜在适宜栖息地筛选和种群健康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麋鹿舌尖上的科技突破”——科研团队运用DNA宏条形码技术首次绘制出麋鹿的"中国美食地图",发现它们能享用400多种本土植物自助餐,尤其钟爱芦苇、薹草这些湿地“招牌菜”。更值得关注的是,科研团队成功研发无接触式健康监测技术体系,通过分析粪便就能掌握麋鹿的健康或者疾病状态,实现了应激水平、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等关键指标的无创伤检测,替代了传统采血检测方式,野生麋鹿种群健康体检得以实现。除此以外,我们还建立了首个麋鹿专属菌种库,筛选出26种"麋鹿自产益生菌",这些益生菌的发现与应用,相当于为麋鹿量身定制了肠道健康调控方案,有效提升了种群健康水平。这些自主创新的"黑科技",不仅可以守护麋鹿种群,也能推广到藏羚羊等珍稀动物保护中。

目前,该成果的研发团队已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初步建立了麋鹿基因库,保存样品3000余份。接下来,该研究团队进一步针对麋鹿疫源疫病及栖息地评估研究,解决麋鹿重要疫病监测技术难点,助力我国麋鹿种群的健康繁衍。


(白加德,张树苗,郭青云,张庆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