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文化> 群团组织

北科院第二届“青春建功新时代” 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演讲比赛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2日 15:10

演讲比赛现场

演讲比赛现场

参赛选手

参赛选手

比赛评委

比赛评委

伍建民分享演讲心得

伍建民分享演讲心得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评委与选手合影

评委与选手合影

11月20日下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机关党委(党群工作处)、科研处联合举办第二届“青春建功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演讲比赛。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出席活动并讲话,党组副书记杨东起出席活动。北京市直机关团工委副书记杨永巍,北京广播电视台张悦,北京市青年科技工作者演讲比赛评委祁丽亚、邢悦,北科院相关处室和内设机构负责人组成评委组,院属12家内设机构和单位共15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比赛,3600余名观众在线观看比赛并参加网络投票。

本次比赛是北科院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要求,深化青年干部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的品牌活动。经过评委投票,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高卓璇、生物技术与健康研究所的于洋获得一等奖,资源环境研究所的乔鹏炜、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的张英、分析测试研究所的王嘉琦获得二等奖,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张森、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张荣豪、辐射技术研究所的邵尚坤、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张曦月等4位选手获得三等奖。同时,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张森在网络投票环节中以1834票获得“最受欢迎奖”。

伍建民在发言中指出,青年科研人员是促进北科院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力量,要担当时代责任、勇于创新创造、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北科院创新发展、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作科研报告、科普报告、学术演讲、科学演讲,本质上是一种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传播活动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既需要科学严谨、客观规范,也需要新颖生动、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科研人员既是某一科技领域的“行家里手”,也要具备把专业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的能力和技巧,才能让听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有印象、能记住、可理解,让听众更好地理解科研过程、科研成果、科研转化、科研感悟。青年科研人员要加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化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同时要努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杨永巍、张悦、祁丽亚、邢悦分别从学术演讲内容构建、演讲表达、学术演讲技巧、PPT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指导。

此次演讲比赛为北科院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增强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表达能力和学术表达自信,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利用这个平台展示科研成果、提出对策建议、交流思想观点、碰撞思维火花、促进人才成长。选手们纷纷表示,比赛不仅让他们在演讲水平上得到提升,而且加深了他们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职责使命、角色定位的认识,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北科院创新发展中来、投身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院党群工作处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