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9日 14:24
会议现场
卫万顺总结讲话
3月4日,为了做好北京市科技计划专项评估工作,北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组织业界知名专家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局长翟立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石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科技部高新司原司长赵玉海、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原主任申建军等就评估方案进行了研讨。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卫万顺参加会议。
科技计划专项是市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式。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实施,分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创新环境、城市科技支撑服务、国际与区域合作等专项进行分类资助。此次评估工作主要是选择三个典型专项开展目标完成情况、管理经验、资金使用、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全过程评价。
会议由情报所总支书记、所长张士运主持。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资源配置与管理处主管工程师翟亚宁首先介绍了前期背景和专项情况,项目组汇报了“2022年度科技专项评估工作方案”。专家主要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是评估要注重专项的综合性、整体性特点,处理好专项整体目标和项目单项目标的关系;二是在调研过程中,要处理客观与主观、定性与定量、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三是在评估过程中要善于挖掘专项中的亮点工作与标志性事件;四是评估方法选择上不仅仅局限于德尔菲法,可由领域专家、委托方和第三方人员共同组成评估专班,共同完成指标体系制定、调研座谈、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评估工作等。
卫万顺感谢市科委将这么光荣艰巨的任务交到情报所,要求情报所一定尽职尽责将这项工作做好。后续希望在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处室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将委里要求和专家意见好好消化吸收,并融入渗透到评估方案和报告中,从而形成可行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案。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资源配置与管理处翟亚宁、李昂及相关课题组人员参加会议。 (类淑霞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