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4日 17:28
《国际人才交流》期刊页面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围绕“开放科学”主题对北科院邀约组稿,并在特别策划栏目刊发了2021年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以下简称智库论坛)的会议成果。稿件包含北科院党组书记方力、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中华区总裁汤恩平、国际开放获取知识库联盟执行董事凯瑟琳·希勒的高端学术成果,对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以下简称智库联盟)及搭建开放科学交流平台进行了全面解读,全文近20000字。
方力以《倡导开放科学理念 搭建民间科学交流平台》为题指出,当前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面向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更需要集聚全球之路的智慧,通过开放平台向世界发声。在当前中美科技脱钩背景下,开放科学是最适宜当前形势需要的科学范式,把中国所讨论的开放科学理念、实践传达到其他国家、地区,使智库联盟参与世界科学共同体的科技治理中,保障每个人开放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
迈克尔以《重大研究成果的发现离不开开放的基础科学》为题提倡学科没有界限,科学没有国界,好的基础科学需要满足利于未来工作发展与不可估计预测两个先决条件。乔治以《开放科学的概念与实践》为题阐述中国的新经济建设一直以来都受益于开放的科技知识,中国也有望在今后以同样的方式助推世界经济发展。刘忠范以《从石墨烯新材料实践管窥高科技产业发展之路》为题认为从零到一的原创性基础研究突破常常是“无心栽柳”的结果,源于科学家们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材料走向产业化道路需要从研究思维到产业思维的跨越。汤恩平以《加快开放科学,实现可持续的未来》为题倡导开放科研流程的每个环节,实现从开放科学到开放研究的转变,通过可靠可信知识海洋,助力研究人员传播发现。凯瑟琳以《全球知识库网络推动知识共享》为题诠释当今开放科学所面临的阻碍,倡导全球各机构、国家和区域合作伙伴要共同拓展业务加强合作,推动知识库网络的建设。
由北科院牵头主办的智库论坛以“开放科学的理念与实践:全球高端智库之声”为主题于2021年9月25日在北京中关村成功举办。会议邀请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等10个国家的顶级科学家、组织代表等共计110余人参与,共同围绕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展开学术分享,共论开放科学理念。智库论坛同时隆重举行了智库联盟签约仪式。智库联盟新增20家来自中、美、以色列等国成员单位,至此联盟成员单位达到42家,涵盖综合智库、科技智库、经济智库、行业智库、出版传媒智库、企业智库六大领域,构建了以“汇聚全球智识,服务创新发展”为理念、以全球智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的科技共同体。智库论坛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设立14个分会场,面向全球同步直播,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新华网、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浪网、腾讯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均对智库论坛进行了报道。
《国际人才交流》期刊由科技部主管,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期刊以“访天下英才,汇全球智慧”为宗旨,服务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国际科技对外宣传,为科技系统单位以及高校国际合作部门展现国内外专家学术风采,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优秀“双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2018、2019连续两年送选全国“两会”。
当前我国正经历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未来北科院将持续秉承科技领域开放合作的态度,发挥智库联盟平台资源优势,利用好国际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继续办好中关村论坛,为开放科学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两区”、“三平台”建设,传播北科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