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5:34
座谈现场
7月5日下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来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调研座谈。北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主持座谈会。党组成员、副院长邵锦文参加座谈会。
伍建民首先对龚维幂等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北科院的基本情况。随后,双方共同观看了北科院宣传片。
伍建民在发言中指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是北科院创新发展的“生命线”,始终聚焦三个关键问题——“科研需求从哪里来?”“科研要做什么才有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到哪里去?”,坚持四个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实现“出思想、出成果、出转化、出应用、出人才”等五个具体目标。他表示,北科院将紧密围绕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等优势领域,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以及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与健康、信息与人工智能、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等四个前沿方向,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龚维幂在发言中对北科院近年来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北科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科研院所,发展定位清晰、发展思路明确,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拥有比较扎实的技术实力、高素质的人才团队,他希望北科院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全面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做出新贡献。
邵锦文在发言中强调了北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努力与成效。他指出,北科院始终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优化成果转化机制等措施,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未来给予支持与帮助的期待。
会上,北科院的科研处与高新技术发展处分别就科技研发与高新技术发展进行了汇报。资源环境研究所分享了污废水资源化处理和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果;电加工研究所展示了电火花机床制造的精湛工艺和技术创新;分析测试研究所和辐射技术研究所则分别介绍了纳米晶、单原子催化剂以及高性能涂层等前沿技术的研发进展,彰显了北科院在科技前沿的探索与突破。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蔡永香、项目主管徐红运,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副处长岳德钰、新材料与智能制造科技处干部张硕,北科院科研处处长、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朱伟,高新技术发展处处长孙力强、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忠国、副所长于湲,电加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梅、办公室副主任李琳、分析测试研究所材料化学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文、辐射技术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欧伊翔等参加座谈。
(办公室/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