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1日 16:25
图1基于外文文献和中文文献的人工智能研究的主题分布
图2北京与美国人工智能领域排名前三的专利申请人技术领域对比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精尖”产业之一,如何持续培育和研判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领域发展方向与技术重点,是推动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的产业研究团队依托市财政资金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在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热点领域政策分析、文献计量与专利分析的基础上,选出适合北京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子领域即人工智能领域;对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发展状况、技术研发实力与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找出北京与国外在技术热点、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经研究发现,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呈现四个特征,一是集聚了全国最优质的科研主体、平台、人才等科技资源;二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且发展成效显著,7家企业入选CB Insights 2020全球AI独角兽公司榜单,占全国六成以上;三是科技成果量质齐升,表现在论文、专利均位居国内首位,产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等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四是产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技术发展国际对比来看,一是北京专利申请快速发展且技术处于成长期,与美国的差距逐渐拉小;二是发达国家专利申请主体均是企业,而北京的专利技术体系中高校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北京与发达国家的专利技术热点差异化明显;四是北京专利权转让率不高,高校与院所专利并未较好向市场转让。
目前,该课题研究成果在“2021数字化管理与公共服务国际学术会议(DMPS2021)”发表《Th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Artifical Industry》论文1篇,在《全国双创动态研究》发表调研报告2篇,为政府与科研机构进行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布局与研发提供资料借鉴和决策参考。下一步,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伦理、产业链布局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继续为北京高精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研究依据和决策支撑。 (陈媛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