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9日 16:51
图1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的筛选
图2蛹虫草菌株差异代谢物火山图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食药用菌,含有多糖、虫草素、虫草酸(甘露醇)、麦角甾醇、腺苷、N6-(2-羟乙基)腺苷(HEA)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虫草素是蛹虫草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治疗白血病、调节血糖、抗高脂血症、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在医药及健康产品领域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辐射技术研究所食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采用离子束注入诱变选育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获得虫草素产量提高8.85倍的菌株,相关研究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9篇。
在此基础上,刘桂君博士对蛹虫草高产虫草素菌株、低产虫草素菌株及出发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挖掘与对比分析,发现虫草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化合物腺苷、AMP、ADP-核糖和3'-AMP等,通过分析上述化合物在3个菌株中相对含量的变化,完善虫草素合成途径的预测,为虫草素合成途径的解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发现高产虫草素蛹虫草菌株同样高产抗癌药物“喷司他丁”,这一发现有效提升了该菌株的开发利用价值,后续将结合该蛹虫草菌株这一特色开展健康产品开发研究。本部分研究成果《基于代谢组学的蛹虫草菌株虫草素合成途径研究》论文已被国内CSCD核心期刊接收待发表,此外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期刊合作发表论文1篇(SCI二区)。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的资金支持。下一阶段,食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科研人员将继续食药用菌的发酵工艺优化、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合成途径的代谢调控研究,加快食药用资源类健康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应用。
(辐射技术研究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