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工作信息

《数字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14:19

分享会现场

分享会现场

7月6日,《数字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图书大厦成功举办。该书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高研中心主任贾品荣研究员承担的北京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是北科院首都高端智库的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齐伟娜编审致辞,经济科学出版社应用经济分社社长李雪编审主持。

齐伟娜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重构生产力格局。数字新质生产力是这一变革的核心体现,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引擎。《数字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系统性地阐述了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发展规律、分析框架与实践路径,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和实践参考。

贾品荣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分享新书研创思路,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根本规律——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规律,两个重要遵循——以高技术产业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个基本逻辑——工业革命推动的历史逻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理论逻辑,因地制宜发展的实践逻辑,四个发力点——颠覆性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绿色生产力赋能及新型生产关系推进。

北科院高研中心团队成员王蔚介绍了新书内容。该书探讨了数字新质生产力如何驱动产业转型和生产力跃升。其重要创新点包括:建立多维理论框架,构建了融合多学科的“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创新评价体系,基于新发展理念,提出包含“基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方法突破,完善了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实证视角和测度方法,突破传统体系;精准区域洞察,通过省域层面的量化数据分析,精准揭示区域发展差异,为地方数字化战略提供数据支撑;前瞻趋势研判,前瞻性地提出面向“十五五”时期的数字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十大趋势及实现路径。

在交流互动环节,《数字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研创团队贾品荣、王蔚、杨雨萌围绕数字经济赋能和数字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数字新质生产力重塑传统产业的逻辑等问题与现场媒体、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

日前,该书核心内容“‘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化趋势”已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高研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