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 11:12
实习生采访片段
实习生到岗交流
实习生参加2022年服贸会
2022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北京城市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为北京城市学院的10名学生进行了实习工作安排。
通过实习,学生们对公司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研发任务。导师们通过常态化开展分组讨论,周期性小组会议等多样化的形式对实习生的工作和学习状况进行教学指导,经过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学生自身的拼搏努力,面对现有的工作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近日,新技术所对北京城市学院的部分实习生进行阶段性总结,针对本阶段的工作和学习,通过短视频的展示方式进行汇报,分享了自己参加实习以来的所感所悟、所得所获以及导师的总结点评与展望。
刘洪平(北京城市学院实习生):我是来自北京城市学院19数据本3班的刘洪平。在实习期间,导师指导我深入学习了U-net网络模型的结构,现在面对相关项目已经可以完全熟练进行数据标注。新技术所是我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不论是工作或者生活方面,都教会了我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刘子函(北京城市学院实习生):我是北京城市学院的刘子函。我的实习岗位是数据分析岗,主要工作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分析。在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里,在技术上有导师的悉心指导,在生活上有领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使我倍感温馨。
张纪鹏(北京城市学院实习生):我是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19软本1班的张纪鹏。我的实习岗位是前端开发工程师,主要是针对现有的项目框架进行学习和探索,并根据原型制作相应的前端界面。在实习期间,新技术所的导师和同事给了我很多帮助,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刘磊(新技术所实习生导师):很高兴能和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生们在这段时间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实习生们在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在业务方面悟性较强,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勤奋好学,勤恳务实的优良作风。
边彬彬(新技术所实习生导师):北京城市学院的实习生们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实习期间工作认真,能够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且同学们对于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注重团队合作,虚心好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可以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