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 09:04
全体学员合影
9月18日至19日,“202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国际化水平提升培训”在外研社成功举办。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带领培训班全体学员开展了参观交流。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清珺,外研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常小玲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主任李军凯主持开班仪式。
刘清珺在致辞中对外研社对本次培训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对参训人员作动员,并就进一步做好我院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要求。刘清珺指出,为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我院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外语好、专业强、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人才队伍。此培训班已是连续第六年举办,目的就是全方位提升我院科研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和能力。希望所有参训人员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磨砺本领、打开视野,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努力成为既政治坚定、又放眼全球,既精通外语、又熟悉国际规则,并能切实把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有机结合的高水平复合型科研人才。
常小玲代表外研社对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外研社与我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情况,表示愿继续与北科院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作出贡献。
本次培训由我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科学传播中心联合组织策划,来自21家院属机构的60余名科研骨干、Go-Global国际合作专员、高翻团队专员、外事专员等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翟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等6位知名专家,围绕“跨文化交际与实训”“国际形势解读与政策分析”“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等主题进行授课。 (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