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4日 16:41
麋鹿在乌梁素海麋鹿人工繁育实验场
麋鹿在乌梁素海麋鹿人工繁育实验场
3月3日,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来自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以下简称“麋鹿中心”)的20只麋鹿输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安家乌梁素海湖畔。这批麋鹿3月1日下午从北京麋鹿苑启程,经过18个小时的路程,于次日顺利运抵乌梁素海,麋鹿们健康状况良好。
乌梁素海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地球同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被誉为“塞外明珠”,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属麋鹿古分布地最北沿。
麋鹿是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曾广泛分布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温暖湿润地带。自1985年重引进以来,麋鹿种群分布点覆盖了麋鹿原有的栖息地,数量达到1万多只。尽管麋鹿保护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多样性评估发现,麋鹿仍存在着近交系数高、遗传多样性低、疾病风险、种群健康发展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麋鹿种群未来发展。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这次引进工作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等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起开展湿地生态恢复、麋鹿遗传多样性等关键问题研究,保障我国麋鹿种群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这次在乌梁素海建立麋鹿繁育种群是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统筹全国麋鹿种群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全国麋鹿繁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麋鹿种群调控的重要基础。同时,发挥麋鹿的旗舰物种作用,推进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促进乌梁素海湿地生态修复,为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做出贡献。通过在乌梁素海引入麋鹿,进一步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这次麋鹿迁地种群的建立是麋鹿中心近40年来在其古分布地建立的第47个迁地种群,是继2021年在内蒙古大青山野化训练种群后在内蒙古建立的第二个麋鹿保护种群。 (程志斌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