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00:00
图1:现场实地考察
图2:就规划方案展开探讨
图3:合影留念
为加快推动北京古观象台整体发展规划,助力古观象台保护升级方案尽快出台落实,2月28日上午,北京天文馆举办北京古观象台规划发展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刚主持,邀请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出席。北京天文馆党委书记臧振远、副书记景海荣、副馆长齐锐参加本次会议。
与会专家首先对古观象台进行实地调研,先后来到台顶、台芯、南院、北院等地现场考察,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研讨会上,臧振远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北京古观象台的整体情况及前期工作,随后馆内工作人员汇报了古观象台的发展现状和初步规划。专家现场建言献策,就古观象台保护利用和规划发展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当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发表了重要意见,并就现有规划方案展开探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北京古观象台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要解决古观象台进一步规划发展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应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围绕“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实现博物馆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与会专家对北京古观象台现有保护性升级总体方案表示充分肯定,建议加快制定更细致的文物保护规划,进一步扩大展陈空间、藏品库房等区域面积,完善展览展示区、科研办公区、教育功能区、交流活动区等动线设计,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并对建设中国古天文博物馆表示殷切期盼和大力支持。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天文馆持续推动古观象台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拓展了古观象台保护性升级发展思路。未来,天文馆将继续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专业科普场馆。
(张昕玮/文 赵金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