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4:57
与会人员合影,定格科普月精彩
“科学圆桌派”现场气氛热烈,观众热情高涨
9月13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指导,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怀柔区全国科普月科普荟(大集)特别活动“科学圆桌派”受邀在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科普时报社、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北京天文馆等单位承办。启动仪式上,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苏国民为怀柔科技馆联盟第三批成员单位颁发证书。怀柔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莫剑彬,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常莉,怀柔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会东,副主席徐春华等以及怀柔三小师生近500人参加活动。北科院视频号、炫科学、中国科普网、科协频道、山水怀柔微博等融媒体全程直播,覆盖线上直播热度13万+。
此次活动由北科科普宣讲团策划,打破传统“你讲我听”科普单向输出形式,首次采用“科学+艺术”轻综艺模式,以“‘怀’抱科学,对话生命”为主线,聚焦“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汇聚北科科普宣讲团来自院属天文馆首席科普专家寇文、院智慧养老所营养学博士陈碧霄,以及物理教师王伟融合圆桌对话、科普宣讲、跨界演绎,从健康管理、光的奥秘、宇宙元素等维度开启“破圈联动”,解锁歌曲背后科学密码。
开场舞《燃烧我的卡路里》燃爆全场,北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丁博达以气势磅礴歌曲《灯火里的中国》引出光学探索,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副研究馆员赵宏伟深情演唱《星辰大海》用感性音乐叩响宇宙探索的大门,触发同学们对宇宙的遐想。宣讲老师携手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杜斌博士,围绕“科学与艺术如何实现1+1>2”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分享从哲学、绘画、音乐中捕获的科研灵感,用艺术赋能科普创新的实践经历,诠释了科普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价值观与科学文化的播种,使活动既有理性思辨,又不乏感性共鸣,以跨界对话打造“沉浸式、互动型、艺术化”的科普新场景。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与欢笑声交织,极大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的乐趣。同学们纷纷感慨“没想到科普还能这么玩”“被科普和艺术撞个满怀”!活动以沉浸式科学思辨和接地气的科普语言,让高冷知识变得可感可触,将科学传播借助艺术形式直抵人心,实现了“让科普‘嗨’起来”,在融学于趣中根植科学精神。
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北科院原创特色科普品牌“科学圆桌派”活动将持续开展,释放科学普及创新力与感染力,赋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以科普之光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科学传播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