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14:37
《新华文摘》封面
文章目录截图
《科技智囊》2024年第5期刊发的论文《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风险挑战与实现路径》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17期论点摘编转载,题为《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
《新华文摘》作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文摘,其论点摘编具有标志性意义。近年来,《科技智囊》已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此次刊文的入选,更加表明《科技智囊》的办刊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未来,《科技智囊》将继续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广约、严选、精编稿件,不断提升办刊水平。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王林、李雅婷在《科技智囊》2024年第5期撰文指出,数据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新兴领域,数据安全关系到总体国家安全的维护和塑造。差异性和规律性是数据安全的主要特征,在大数据时代,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对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至关重要。我国目前的数据安全面临着数据泄露、数据主权侵害、数据霸权、数据跨境流动等风险和挑战。推进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的路径包括: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推进数据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首要要求就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数据安全问题放在总体国家安全中考量、筹划;完善高效权威的数据安全领导体制,建立“中央战略指导、部门具体负责、专门机关监管、网信部门统筹协调”的有中国特色的数据安全领导共同体体制,这可以发挥各个机关的优势,各司其职,形成维护数据安全的领导合力;完善数据安全法治体系;完善数据安全战略体系、政策体系;完善数据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新华文摘》创刊于197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新华文摘杂志社编辑出版。四十多年来,《新华文摘》作为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广涉千家报刊,精取天下文章,编选了大量弘扬时代主旋律、荟萃人文学术精华、凝聚中国经验的优秀文章,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哲学社会科学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和文艺佳作,以其思想性、学术性、权威性和可读性享誉海内外,是我国极具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文摘类杂志。《新华文摘》力求及时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方便读者广泛了解、深入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学术前沿、热点及动态。
《科技智囊》以“科技为体、智囊为魂、业界为用、管者必读”为办刊宗旨,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跟国内外科技前沿动态;秉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的学术理念,力求高质量办刊,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学术智慧。
《科技智囊》所刊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是对作者学术创作成果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其在学术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更是对杂志学术质量的肯定和鼓励。《科技智囊》编辑部也将继续优化期刊的内容质量和选题方向,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与学术传播力。
(科技智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