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2日 15:33
图1.吸收-高级氧化技术垃圾中转站除臭现场
图2.Y-Ce催化剂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图3.VOCs低温催化去除研究
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恶臭污染物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是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的重点管控的污染物。前者是指在常温下,沸点为50℃-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而后者是指所有刺激人体嗅觉器官、引起不愉快以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它们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也是臭氧、有机气溶胶等大气污染物的主要前体物。
近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简称“北科院资环所”)在北京市科技计划、北科院创新工程、北科萌芽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开发了基于优选菌种的生物法VOCs/恶臭处理技术、基于强化吸收-高级氧化法的VOCs/恶臭处理技术以及基于低温活性催化剂的催化燃烧技术,并逐步推广应用。
针对常规生物除臭技术效率较低的问题,资环所团队通过菌种库资源建立、功能菌株筛选、培养条件优化、生产工艺确定、生物除臭菌剂现场扩大培养等一系列创新工作,开发了高效除臭菌剂,并形成了恶臭污染治理成套解决方案。该技术也适用于低浓度水溶性VOCs的处理,其中高效除臭菌剂已在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北京环卫集团多个除臭工程中推广应用。
针对近年来一些涂装企业为降低VOCs产生量而采用水性漆替代油性漆,VOCs排放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常规的末端治理技术无法适应的情况,资环所团队采用高级氧化法强化水性漆废气中难溶性组分的吸收氧化过程,进而提高废气的整体去除效率,形成了强化吸收-高级氧化法VOCs/恶臭处理新技术,并在北京某大型企业水性漆VOCs治理中试研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技术同样适用于恶臭治理,已在某垃圾中转站示范应用,曾获得北京市团委“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B类推广项目。
此外,团队围绕催化燃烧技术,研发具有良好低温活性、单或多活性位的催化剂,开发整体结构蜂窝催化剂规模制备工艺,现已成功制备MOF基系列Y-Ce催化剂、超薄Mn3O4纳米带催化剂。目前,北科院资环所在VOCs及恶臭污染治理方向已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2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SCI论文5篇),与相关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8项。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发VOCs及恶臭污染治理关键共性技术,并持续推进产业化应用,为我国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
(王亮亮/文 王亮亮 吕丽荣 徐同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