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20:45
微反应器聚合装置和聚合物载药示意图
药物控释系统解决了传统给药方法在体内药物浓度波动大的问题,具有体内循环时间长、可实现位点特异性药物输送和药物控制释放等优势。聚合物因其组成、性能、合成方法的灵活性以及易官能化等特点,成为药物控释系统的常用载体,而以聚合物纳米粒子为载体的药物控释系统在生物医药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聚合物纳米药物控释系统的制备工艺复杂,在批次稳定性控制上存在难点。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物理测试部刘卫卫研究团队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科萌芽计划等人才项目的支持下,通过连续流微反应器技术的工艺调控、聚合物分子的结构设计,并结合聚合诱导自组装技术载入模型药物分子,实现了窄分布、重现性好的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为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的连续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案。
此外,该团队基于微反应器聚合技术还设计合成了精确结构的两亲性含氟星形聚合物,解决了传统合成产物分子量分布大、转化率低、合成路线和提纯复杂等问题。团队所制备的星形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约为1.2,成膜后可形成耐水性好、拉伸强度高的聚合物弹性膜,在生物医用膜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由于微反应器聚合技术无明显的传质传热放大效应,将有利于高速迭代的生物医用聚合物材料的结构优化以及后续实验室产品向工业产品的转变。
目前,团队围绕相关研究内容,已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下一阶段,该团队将继续基于微反应器聚合技术,进行荧光探针、元素标记探针等功能聚合物基体的可控合成和应用评价,开展单细胞生物成像及检测研究,推进北科院分析测试所在生物医用新材料领域和分析化学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
(刘卫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