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3日 20:02
图1 生物降解塑料性能评价实验室
图2 PBS酶促降解前后主体残余部分表面形貌SEM分析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挑战。2020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和《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2020年版)》。为贯彻落实这些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北京市出台《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全国各省市及自治区也相继发布了相关禁限塑规定。
针对国家和北京市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实施中检测技术与标准缺乏的问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以下简称“分析测试所”)高峡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展了关键技术研发及标准化研究。开发了红外光谱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拉曼光谱法快速鉴定不可/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方法,参与完成《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指纹图谱快速检测法》(DB46/T 519-2020)、《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核磁共振波谱快速检测法》(DB46/T 520-2020)、《一次性塑料制品中不可生物降解成分的检测 红外光谱法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B46/T 557-2021)3项地方标准。
通过自研加速老化实验装置建立了收集高分子材料产物的实验方法,可以结合色谱-质谱等方法解析高分子材料在老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获得高分子材料老化降解、使用过程和暴露环境所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详细动态信息。同时,对市售地膜、购物袋等可降解材料样品中的添加助剂进行筛查,筛查出抗氧剂、紫外吸收剂、阻燃增塑剂、脱水剂等具有一定功能的添加剂,整理出需要建立检测方法的60余种风险物质清单,服务于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监管。
此外,设计了酶促降解生物降解塑料实验,研究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降解过程及其微塑料释放规律。实验表明,在生物酶的作用下降解过程主要集中于材料表面,后随着表面的持续侵蚀深入,材料内部暴露出新表面并进一步被降解破坏,最终材料得以实现完全降解。PBS微塑料释放是在其降解初期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最终分解完全。
在高峡研究员的带领下,分析测试所团队不断完善了生物降解塑料性能评价能力,生物降解率参数顺利通过了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目前相关工作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支持;专利申请5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起草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已发布4项。分析测试所与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共建国家食品相关产品及绿色包装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制定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系列检验检测标准”相关工作被列入2022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
(王佳敏 刘艳/文 邹文奇 王佳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