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2日 13:25
图1离子束设备示意图
图2封装薄膜表面及截面形貌
现代电子器件正朝着轻量化、柔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尤其以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为应用代表。由于OLED器件自身材料特性,在受到空气中水氧侵蚀时,其服役寿命会急剧衰退。为了应对这项难题,同时满足柔性应用场景,薄膜封装技术应运而生。
在薄膜制备手段中,载能离子束沉积作为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一种,具备有沉积速度快、温度低、制备薄膜致密性高、沉积过程不涉及氢元素、无有机污染物残留等优势,但在封装领域的应用鲜有发表。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辐射技术研究所的离子束研究团队依托财政资金创新培育项目,探索了离子束技术在封装领域中的应用。
离子束研究团队开展了柔性OLED器件表面超薄(≤100nm)封装层的设计制备和结构性能研究,获得高致密、高透光度、阻水氧性能优异的薄膜封装层。探究了封装薄膜的阻水氧及失效机制。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团队已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项。
下一阶段,离子束团队将进一步完成关键装备、关键工艺的开发,开展工程化的验证及评价,争取实现全国产化的装备及工艺的自主开发制造,为新型显示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及产业基础。
(陈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