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2日 09:51
图1.气体稀释混匀关键部件文丘里管结构优化及管内气流仿真模拟
图2.高精度高比例稀释异味动态配气系统及异味分析应用
异味是当今世界七大典型公害之一,异味污染物可直接刺激人类的嗅觉系统,并对呼吸、消化、内分泌、神经系统和心理健康产生潜在的有害影响,在极端情况下,高浓度的异味污染物甚至可能导致中毒或死亡。因此,对异味污染的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而对异味样品的准确稀释是科学评估和有效控制异味污染的瓶颈。国际上广泛采用动态稀释技术,例如由St Croix Sensory、Olfasense等公司生产的动态稀释嗅辨仪,因其连续、精确的稀释过程和宽泛的稀释比例而受到普遍认可,然而这种稀释技术的垄断制约了我国异味监测与控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为打破这一技术壁垒,本研究团队依托财政资金创新培育课题,专注于异味样品高精度高比例稀释技术的研究,并已取得了突破。
为研制高精度高比例稀释异味动态配气系统,研究团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气体稀释混匀关键部件文丘里管内的气流进行仿真模拟,设计新型套筒式文丘里管结构,优化样品气进气位点、载带区及喷射扩散区尺度等关键参数,提升样品气与稀释气两流体的动能传递效率和传质扩散速率,实现了被稀释气体的高效充分混合;自主研发了微型化气路模块,尺寸仅为100mm×70mm×20mm,显著提升了洁净空气传输系统结构的紧凑性,为仪器小型化和便携化奠定了基础,使得设备能够直接部署至现场进行即时准确测定。
团队研制出的高精度高比例稀释异味动态配气系统,流量控制准确度范围为-2.91%至0.23%,优于±5.0%F.S.,流量控制重复性范围为0.14%至2.97%,优于5%,各稀释倍数的准确性范围0.9%-11.6%,小于20%的标准限值,不稳定性0.9%-4.0%,小于5%的标准限值,均满足国际标准EN13725对于动态稀释仪的要求。
基于以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项目组开发的异味动态配气系统及异味样品测定方法已在垃圾填埋场、建筑室内、车辆内部异味污染评价和监控中得到成功应用,同时为国家标准《GB/T43353-2023建材产品的气味释放测试环境测试舱法》的制定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刘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