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放合作> 国际合作

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8日 08:59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参会代表合影

参会代表合影

致辞嘉宾

致辞嘉宾

主持人

主持人

主题演讲嘉宾

主题演讲嘉宾

分论坛会场

分论坛会场

10月24日,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暨“首都海智·创新链接”系列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联合主办,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北科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北京怡养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北科营养源健康产业(天津)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智慧养老50人论坛、北京凯益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协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200余人线下注册参加大会,中关村论坛、北科院、北京科技报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同步直播,近千人线上参会。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科技赋能:智慧养老创新与实践”,旨在交流老龄社会治理背景下国际智慧健康养老的最新进展。来自中国、荷兰、芬兰、丹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的37位专家学者就全球智慧健康养老创新相关议题作了发言。

北科院院长伍建民,荷兰王国驻中国大使馆健康、福利和体育参赞林德(Marc van der Linden),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昕,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王宇晓为大会作开幕致辞。

伍建民在致辞中指出,北科院自2010年起开始布局智慧养老技术的研发,打造针对不同老年人群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开展了许多有益探索。今天的这个论坛,就是多年来在智慧养老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交流平台。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创办于2015年,旨在为养老服务领域的科研人员、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空间,促进老年服务领域知识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本届论坛邀请了领域内的诸多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围绕智慧养老关键技术及应用、康养装备、老年营养健康、养老政策与产业创新等展开研讨,分享国内外智慧养老的最新技术、创新模式和实践经验。希望本届论坛能够成为一个养老服务最新理念交流的舞台,一个养老服务先进经验交汇的纽带,一个养老科技创新思想交融的平台。希望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关心老龄事业的各界人士,能够利用论坛这个平台展示科研成果、发表意见建议、交流思想观点、碰撞思维火花、凝聚智慧共识、共谋创新发展、推进务实合作,为促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李昕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有着各自的探索和经验。市科协打造的“创新链接”品牌活动,旨在为全球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打造一个有洞察力、有前瞻性、有影响力交流合作平台。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北京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助老服务的科学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市科协也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开拓国际视野、汇聚多方资源、服务科技工作者,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

林德指出,荷兰与中国共同面临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他强调了荷兰政策中的几个关键点:确保老年人获得高质量的生活照顾;不让为繁荣做出贡献的人担心养老问题;应对老年护理领域的劳动力和财政挑战;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住房。林德表示,荷兰政府致力于构建一个让老年人感到被关注、被尊重和被照顾的社会,这与中国的敬老文化相契合。他还提到,两国都在寻求技术解决方案,以支持老年人独立生活并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最后,林德表达了对论坛的期待,并希望促进北科院与荷兰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为两国老年人的健康与福祉做出贡献。

王宇晓指出,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北京市民政局持续创新完善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包括推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多功能转型,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市场集中度,构建养老服务生态圈,实现服务的多元化供给和可持续运营。王宇晓希望通过本届论坛,激发创新灵感、凝聚共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更多可行路径,并提升全社会对老龄化现象的认识水平,营造尊重老年人权益的良好氛围。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教授,北京芬兰商会副会长吴兰(Ulla Nurmenniemi),丹麦奥尔堡大学商学院胡依梅副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郑址洪(Jeung Jihong),丹麦奥尔堡大学工程学院白绍平教授,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刘建兵研究员为大会作主题报告。

杜鹏分享了促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策:针对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养老的重要实践。樊瑜波介绍了基于生物力学的健康与康复技术创新,介绍了基于生物力学的可穿戴设备、无创辅助血液循环康复技术和虚拟现实辅助康复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吴兰(Ulla Nurmenniemi)分享了芬兰在家庭照护中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情况,包括远程监控系统、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等,旨在提高护理效率和支持老年人独立生活。胡依梅介绍了丹麦通过数字化和辅助技术,推动老年人在家中生活,帮助老年人维持独立和尊严,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郑址洪分享了人机交互(HCI)与老龄化的关系,介绍了面向老年人的情境感知寻路系统、数据驱动的老年人饮食体验研究以及老年人与居家机器人多模态交互的信任建立机制等研究,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白绍平介绍了可穿戴技术在外骨骼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分享了外骨骼在医疗康复、辅助行走、上肢运动恢复等方面的成功案例,提出外骨骼在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刘建兵分享了我国老年照护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框架,提出了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解决信息孤岛、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以提升老年照护服务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下午的四个分论坛,主要涉及康养装备、老年营养健康、智慧养老关键技术及应用、智慧养老创新与产业化。

在康养装备的分论坛中,专家学者探讨了技术创新、智慧应用及未来趋势,重点讨论康复辅具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剖析机器人技术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及自供电生物传感器研制等议题。论坛还交流了智能辅助技术、数字化平台等前沿议题,为智慧养老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老年营养健康分论坛,专家们提出新膳食指南、关注老年衰弱、推广特医食品、强调老年食品标准化、分析50+人群营养新需求及探讨摄食障碍与特护膳食等解决方案,共同助力提升老年人营养健康水平,推动健康老龄社会的发展。

智慧养老关键技术和应用分论坛汇聚了多位来自日本和国内的专家,他们探讨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涵盖智慧康养、康复评定、睡眠呼吸技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老人运动评估与干预、步态稳定性及跌倒风险评估等领域,并介绍了日本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创新产品。

在智慧养老创新与产业化分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银发时代适老化改造、智能产品、智慧养老金融、社区养老新场景等议题深入分享。讨论了适老化改造设计的普及、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智慧养老金融生态圈构建等,旨在提升老年人福祉,推动养老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养老研究所/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