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放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科技创新智汇论坛暨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理事大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16:12

图1 论坛现场

图1 论坛现场

图2 参会代表合影

图2 参会代表合影

图3 致辞嘉宾

图3 致辞嘉宾

图4 主持人

图4 主持人

图5  新增副理事长单位授牌仪式

图5 新增副理事长单位授牌仪式

图6  新增理事单位授牌仪式

图6 新增理事单位授牌仪式

图7 论坛主旨报告嘉宾

图7 论坛主旨报告嘉宾

图8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

图8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

图9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致辞嘉宾

图9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致辞嘉宾

图10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主持人及智库联盟秘书长汇报工作

图10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主持人及智库联盟秘书长汇报工作

图11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主旨报告嘉宾

图11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主旨报告嘉宾

图12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圆桌交流嘉宾

图12 智库联盟理事大会圆桌交流嘉宾

图13 调研参观哈尔滨市3家科技创新企业

图13 调研参观哈尔滨市3家科技创新企业

10月15日至16日,国际科技创新智汇论坛暨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理事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论坛主办单位是黑龙江省科学院、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以下简称“智库联盟”)、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单位是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北科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全球科技创新智慧,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来自中国、俄罗斯、塞尔维亚、英国、德国、日本、印度等7个国家的智库机构专家,智库联盟理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等150余人参加论坛和调研考察。

在15日上午的主论坛上,黑龙江省科学院党组书记刘春燕,北科院院长、智库联盟理事长伍建民,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鲁坚科·维克托·尼古拉耶维奇以及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石兆辉等先后致辞。黑龙江省科学院副院长谢大纲主持。

刘春燕在致辞介绍了黑龙江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科教发展情况以及黑龙江省科学院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情况,并对增进国际合作交流发出倡议。他指出,黑龙江省科学院作为龙江科技创新战线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积极发挥学科团队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协同化创新。期待与各位携手共进,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路径。

伍建民在致辞中介绍了智库联盟的宗旨和发展情况,对进一步扩大合作交流、推动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更好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作出展望。他指出,智库联盟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汇聚全球智识,服务创新发展”的宗旨,致力于推动全球智库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北科院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和理事长单位,积极支持智库联盟的发展,与联盟单位携手共进,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未知领域,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从智库研究、咨政建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智生产力,也为全球科技生态的繁荣贡献着积极力量。

鲁坚科·维克托·尼古拉耶维奇在致辞中介绍了中俄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机遇,对未来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情谊和科技交流合作充满期望。他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俄两国在广泛的合作上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科学院及乌拉尔分院致力于推进中俄双边国际科技合作。

石兆辉在致辞中肯定了黑龙江省科学院和智库联盟的工作成效,介绍了黑龙江的科研条件和优势。他指出,本次论坛搭建了科技创新、前沿探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交流合作平台,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交流分享经验,深化务实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互利共赢,为开创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主论坛的颁牌仪式环节,伍建民代表智库联盟,为新增副理事长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和新加入的23家理事单位进行颁牌。智库联盟秘书长、北科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主任李军凯主持颁牌仪式。

主旨演讲环节由李军凯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所长杨志宏共同主持。伍建民,欧洲综合风险管理学会CEO亚历山大·约万诺维奇,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院长鲁坚科·维克托·尼古拉耶维奇,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总经理王文捷,塞尔维亚科学基金会主任内纳德·菲利波维奇,中国(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建国,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电物理研究所所长柴可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阿纳托利耶维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卢淑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联邦北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博罗托夫·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局长赵莉等10位来自国内外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科技智库建设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一带一路”合作与建设、国际前沿科学技术、龙江科技发展等领域作主旨报告,交流分享经验、科研成果,寻找合作机遇,谋求发展共识。

伍建民作了题为《全球科技智库发展现状及国际合作建议》的主旨报告,从全球智库的数量和分布、科技智库主要类型、现状和问题、发展趋势研判、经验总结以及启示、科技智库关注的议题、国际合作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五点推进科技智库国际合作的政策建议,即:高度重视科技智库国际合作的重要战略作用;持续优化科技智库国际合作的制度管理设计;加速推动科技智库国际合作的人才交流项目;鼓励支持科技智库的国际品牌与平台的建设促进科技支持政策与国际合作需求对接。

会议设置“中俄国际科技合作智汇论坛”“智库联盟理事大会”两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联盟发展、国际科技合作等内容进行交流。

“中俄国际科技合作智汇论坛”旨在深化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论坛由谢大纲主持,刘春燕和鲁坚科·维克托·尼古拉耶维奇致辞。包括多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在内的1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俄科技合作的发展潜力、发展机遇、合作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为进一步夯实中俄科技合作基础、拓展中俄科技合作延展面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描绘了可实现的图景。

“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理事大会”也在热烈的氛围中召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技管理处处长韩涛主持会议。黑龙江省科学院院长刘今致辞,他指出黑龙江省科学院将在三个方面与各联盟理事单位寻求合作机会、凝聚发展共识: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智库建设;二是聚焦成果转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聚焦开放合作,扩大联盟品牌影响。

李军凯汇报“智库联盟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通过前期的线上投票等方式,会议完成了2024年新增理事单位与副理事长单位的增选工作。智库联盟现已发展成为来自16个国家、由95家国内外高端智库组成的民间多边交流合作平台。她指出,2024年智库联盟在汇聚全球高端智库资源,完善多边交流合作平台;深化联盟品牌系列活动,拓展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宣传理事单位研究成果,推动跨领域研究合作;拓展民间国际交流维度,提升智库联盟国际影响;完善宣传展示平台体系,服务理事单位创新合作五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25年智库联盟将继续践行“汇聚全球智识,服务创新发展”的宗旨,从汇聚高端资源,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强化品牌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推进联合研究,提升平台粘性和活性;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联盟服务效能四个方面发力,深入推动国内外智库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创新。

会上,甘肃省科学院副院长刘建荣、日本学术振兴会北京代处首席代表山口英幸、新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玲、塞尔维亚科学促进中心国际合作负责人多布里沃杰·拉勒·埃里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卢阳旭和印度新德里社会科学院院长阿什·莱因·罗伊6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发展、智库建设、国际合作、科技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作主旨报告,分享经验、交流互鉴。

圆桌交流环节由李军凯主持,13家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围绕智库建设、联盟建设和国际合作畅所欲言,展开了一次宏观政策制定、科技源头供给、成果转化供需对接的思想碰撞。在自由交流环节,多家智库联盟单位代表纷纷表示,将依托智库联盟平台,汇聚国内外更多资源,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伍建民在闭幕辞中用四句话总结了四个感悟体会。一是“有一种力量,叫思想。”他引用四句诗词名句来概括论坛取得的成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论坛带来了新的知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论坛带来了新的启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论坛带来了新的视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论坛将带来新的合作。各位专家学者发表的真知灼见和对策建议,为我们洞察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视角,也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有一种追求,叫合作。” “不惧众流,方为江海”,智库联盟在各位理事单位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朋友圈”越来越多,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唯有开放交流,方能促进发展;唯有思想碰撞,方能共同进步;唯有资源共享,方能赢得优势。三是“有一种责任,叫担当。”北科院作为理事长单位深感责任重大,将全心全意为理事单位做好服务与保障,共同推动智库联盟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发挥更大影响力。四是“有一种牵挂,叫祝福。”祝愿各位理事单位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大繁荣,共同推动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期待与大家携手并进,共同描绘更加灿烂的发展前景。

本次会议集“学术研讨+工作交流+调研参观”为一体,统筹兼顾理论与实践。10月16日,参加论坛的代表和智库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实地调研了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和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实地调研,联盟单位代表们了解到哈尔滨市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情况。


(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