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射线中心)创建于1987年,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由国家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建立的核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射线中心是国际辐射加工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同位素与辐射加工行业协会理事长单位、北京市核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心建有辐射新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辐射与微生物”和“材料检测”两个国家认可实验室、柔性封存材料实验室,以及北京市辐射技术及产品科研中试基地。其下属公司具有齐全的科研和生产资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射线中心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8项,获国家专利授权80余项。近三年来,中心发表论文7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
射线中心科研实力雄厚,本科以上占总人数的85%,研发人员占55%,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40%。有7支团队入选“创新团队计划”,4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10人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
射线中心已经发展成为核技术工业应用领域内公认的重要的研发基地和配套生产基地。在辐照加工、辐射改性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核仪器仪表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的技术优势。
新时代,射线中心将继续坚持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装备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市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机遇,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企业集团化发展。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甲10号院201号楼A门401
邮编:100015
电话:010-5791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