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16:08
活动现场
为落实北京市委老干部局关于“银发书香·真理味道”读书交流活动的统一部署,引导全院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学理论、读好书、求真理、强党性的良好氛围,9月27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银发书香·真理味道”离退休干部读书交流活动。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万士林出席活动并讲话,院属单位离退休干部代表和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4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读书交流活动从选书、读书到召开交流分享会历时2个月,全院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分享推荐书籍,交流读书心得。
万士林表示,读书不仅是收获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也是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宝贵方式,更是展现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精神风貌,引领社会风尚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希望广大离退休干部坚持终身学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从学习中汲取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为推动全院科技创新和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与会的老同志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分享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初心往事:一百个党史故事》《习近平在福建》等9本书籍的心得体会。他们或深情讲述党史故事,或深入剖析政策精神,或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展现了离退休干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原院党委副书记李永进以《一生自渡》为引,通过细腻动人的小故事,引导大家思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坚守内心的信念,平衡个人与集体、工作与生活、共性与个性等多重关系,鼓励大家在时代洪流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于彦玲、张英、李小燕、陈仲福四位老同志则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将深奥的政策精神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会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郑荣喜、沈京武两位老同志通过《初心往事:一百个党史故事》,带领听众穿越时空,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和英雄人物事迹;高玉英老同志分享的《毛泽东自传》,让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翟兴旺老同志通过分享《习近平在福州》一书,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展现了他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和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陈亚辉、张谦、毕昕三位老同志,则带着浓厚的乡土情怀,将《乡土中国》中的智慧与听众分享,他们结合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这本书中蕴含的乡土文化和社会结构,让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根与魂;赵唯谦、孙德宝两位老同志,再次将听众引入《一生自渡》的深思之中,引导听众在迷茫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陈慧敏、胡柏林、李良三位老同志,分别以《水是最好的药》《中国书法•一本通》《4000年中国天文史》为媒介,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不仅拓宽了听众的知识视野,也让听众感受到了书籍带来的无穷魅力和力量。
“银发书香·真理味道”读书交流活动已成为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院离退休干部处将持续探索新形式、挖掘新主题、拓展新阵地,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质量,切实推动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院科技创新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离退休干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