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3日 16:42
合影
座谈现场
2月17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科技情报所”)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三方基层党组织在中信所决策剧场开展了党建联学活动,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共识配优资源协同创新”。
中信所党委书记、所长赵志耘,总工程师王卓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心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刘卫华;科技情报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张士运出席活动。3家单位共计30余名党员干部共同进行了党建学习和业务研讨。
此次党建联学活动围绕上述主题,在科技资源配置优化、情报信息应用、科技平台建设、央地创新协同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中信所就“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颠覆性技术感知响应平台”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详细介绍。科技情报所就“科情头条”应用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张士运表示,在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方面,科技情报所围绕以情报为基础的国际一流科技智库愿景目标,应用先进的AI等技术,整合图书、新媒体、各类网站等数据资源,专注打造“科情头条”情报平台,积极布局战略、竞争、技术和安全“四类情报”,对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动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任务,发挥了重要的情报支撑服务工作。
刘卫华首先介绍了北京市科技资源配置、国家实验室建设情况,表示以联学共建活动为契机,以党建引领促进工作开展,固化合作机制,发挥情报技术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情报大数据提升科技创新效能。
许心超介绍了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整体布局和工作开展情况,强调科技情报在重大课题立项、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联学共建活动,践行二十大精神,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进一步加强三方协同联动,为整体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赵志耘指出,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信所加强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紧跟国际技术前沿,聚焦科技经济融合,强化央地协同,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加强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合作,与科技情报所协同发掘共识、共享资源、协同创新,服务北京高质量发展。
此次联学活动是三方联合开展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进协同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动力的有益尝试,对于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杨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