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7日 15:51
会议现场
3月16日,北科院召开北科基地、北科智库工作推进会,院党组书记、北科基地主任、北科智库负责人方力出席会议并讲话,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主持会议。
方力在讲话中强调,北科基地、北科智库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我院的重要任务,各单位要增强建好北科基地、北科智库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方力提出以下要求:第一,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北科基地和北科智库建设,“开放办基地”“开放办智库”,积极邀请外部专家参与重大决策咨询研究、撰写高质量理论文章。第二,坚持以高质量建设北科基地、北科智库为发展底线,确保每一项研究成果有理有据有用,稳步提升北科基地、北科智库社会影响力、决策影响力。第三,逐步扩大北科基地、北科智库研究力量,在现有“1+8”(1个科技智库中心、8个内设业务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基础上,将更多的院属单位都纳入北科基地、北科智库建设单位。第四,科技智库中心作为管理与服务机构,要充分掌握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对研究基地、首都高端智库对智库试点单位的考核要求,科学、合理制定各项任务指标。
伍建民指出,北科基地、北科智库是北科院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要举全院之力建好北科基地和北科智库。一是运用与维护北科基地、北科智库微信工作群,畅通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在智库研究上做到“五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有热度。三是利用北科院“四结合”优势——硬科技与软科学结合、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结合、科技与产业结合、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结合,促进北科基地和北科智库建设。四是坚持内外联动,一方面充分发挥院内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发动院外理论大家撰写理论文章、发动战略科学家为市委市政府开展决策研究,逐步形成既包括北科院所有院属单位、又包括大量特约研究员的专业研究团队。五是完善硬科技与软科学结合模式,将北科院承担的国家和本市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的阶段成果、过程成果、验收成果,在“第一时间”内转化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和科技创新智库成果。
会议听取了科技智库中心书记、主任任晓刚关于近期调研北科基地、北科智库相关机构情况的汇报,部署了2022年度北科基地、北科智库、《科技智囊》杂志、《北科参考》内参工作任务安排及完成要求。北科基地和北科智库相关单位负责人表示,有信心、有决心完成北京研究中心、首都高端智库的各项考核指标,全力以赴完成北科基地、北科智库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院办公室、科技智库中心、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智能装备研究所、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所、智慧养老研究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数字经济创新研究所、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北科基地、北科智库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科技智库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