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9日 15:58
按照工作安排,现就我院2025年度“优秀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职位和要求
详见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北京市2025年度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二、招聘程序
网上报名、查询资格审查结果、组织推荐等时间安排和相关要求见《公告》。资格审核通过后的考生需参加能力测评环节。
报考人员应严格按照《公告》中规定的报名方式进行网上报名,我院不接收其他途径报名。
(一)能力测评
1. 专业能力笔试
专业能力笔试为线下考试,满分100分,达到60分为及格。
考试结束后,我院将根据专业能力笔试成绩,按照8:1的比例确定拟进入面试人选,成绩和名单将在各单位官网或院官网公布。
2.资格复审
进入面试的人员在面试前首先参加资格复审。考生须持相关文件参加复审,主要包括学生证、最高学历期间必修课成绩单、校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优培计划推荐表等原件、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校级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证书等,在京外院校就读的北京生源考生须携带本人户口本或户口卡原件,留学回国人员为中共党员的须提供本科就读学校出具的推荐表。考生如有其他能力、经历等证明材料,也可一并提交。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录用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或资料造假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3.面试
面试为半结构化面试,满分100分,达到60分为及格。考生在正式面试前须完成个性化人才测评。个性化人才测评为电脑测试,满分100分,达到60分为及格。
4.考试时间、地点
各岗位笔试、面试时间和地点安排见附件。如遇特殊情况更改时间或地点,将电话或短信通知考生更改后的时间和地点,请保持电话畅通。
5.综合成绩
考生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专业能力笔试成绩占30%,个性化人才测评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40%。
综合成绩不晚于11月5日在各单位官网或院官网公布,并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考生。
(二)体检、考察
我院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组织拟招录人员参加体检,体检采取等额方式进行。考生所有成绩均应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
(三)公示
根据综合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综合考虑择优确定拟录用人选。拟录用人员名单不晚于11月29日在院官网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公示期满后,未收到反映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录用的,签订就业协议,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录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录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可暂缓录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附件:各岗位笔试、面试时间和地点安排
报名期间政策咨询电话:
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科研岗:010-66004651-8000
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噪声振动科研岗、防护装备测试研发岗:010-63521933-8704
分析测试所研究开发岗:010-88417665
报名资格咨询:010-68453666-8215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