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8日 14:04
张瑜获得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展品辅导项目(科技志愿者组)二等奖
10月21至25日,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北京天文馆(以下简称“天文馆”)“大火星”志愿服务队张瑜在总决赛中取得展品辅导项目(科技志愿者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来自全国31个赛区128家科技场馆及相关单位的1063名科技辅导员在总决赛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本届大赛为加强科技馆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探索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的科技馆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优良的科普志愿者队伍,首次增加“科技志愿者”组别。
天文馆志愿服务工作开始于2007年,2021年,“大火星”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命名。多年来,天文馆高度重视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对科普事业充满热情、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志愿者张瑜老师通过馆内推荐,参加了北京分赛区的选拔赛,并脱颖而出,以分赛区一等奖的成绩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张瑜老师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正方案为辅导展品,在介绍科学内涵的同时,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辅导角度新颖,形式生动,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最终获得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未来,天文馆将继续积极为广大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行业交流及优质科普平台展示的机会,诚邀每一名心怀天地、胸怀大爱的朋友加入“大火星”志愿服务队,发扬“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的团队精神,提升场馆志愿服务水平,共同为促进天文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天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