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2日 14:17
图1双胆循环余热再利用快速冷却炭化炉
图2第16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铜奖证书
园林废弃物是指园林植物自然生长、人工修剪或管理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枯枝落叶、修剪物或者间伐物、杂草残花等。我国每年产生的园林废物约4000万吨,其中北京就高达700万吨。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形式严峻的当前,热解制备生物炭逐渐成为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张成梁研究团队依托财政资金改革与发展专项课题,针对现有便携式生物质炭化机耗能高、效率低、生物炭品质差的不足,对热解工艺参数和设备进行优化,研制了一套双胆循环余热再利用快速冷却炭化炉,效率提高3倍以上,节能大于20%。
张成梁研究团队针对便携式生物质炭化机加热装置、保温层与炉体不可拆分影响散热的问题,设计了可拆合自然散热的大容量炉体,将三者分离,第一炉烧制完成后可直接将炉体取出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冷却,然后将第二炉推送至加热装置,充分利用余热再加热,升温和散热时间可减少70%以上,耗能减少45%以上。此外,针对便携式生物质炭化机加热装置位于炉体底端导致加热不均的问题,设计了上下两区加热装置,减小温差,提高生物炭品质。
目前,该成果的研发团队已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可拆合自然散热结构的外加热立式电热炉”荣获第16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铜奖;另外还有1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下一阶段,该研发团队将进行热解产物生物炭、木醋液、木焦油和木燃气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为园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姚晶晶/文 张成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