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放合作> 国内合作

刘晖书记、伍建民院长带队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调研交流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16:25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7月11日下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党组书记刘晖,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带队赴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市生态环境局”),就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添主持座谈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伊博,北科院副院长施智平和副院级领导刘子亮参加交流座谈。

陈添对北科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市生态环境局与北科院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多个领域具备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拓宽合作视野、深化协同机制,推动双方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开展务实合作。陈添指出,市生态环境局的重点工作涵盖气候变化应对、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三大领域,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对科技支撑的需求持续增长。北科院在相关科研方向上与生态环境系统高度契合,具备科研能力和转化基础,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陈添强调,科技合作要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工作,把科技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用到关键处。要以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点,聚焦环境治理中的痛点难点,既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同时,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刘晖认为此次调研座谈收获颇丰,进一步加深了对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工作需求的理解,作为需求方代表,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实际问题、突出应用导向,为北科院科研管理改革提供了鲜明而生动的案例支撑。刘晖介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归口管理北科院,使北科院更加贴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阵地。当前,北科院正处于科研管理机制优化和科研任务转型的关键时期,正深入推进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应用导向的科研组织方式改革。北科院高度重视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战略协同,期待市生态环境局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出题立项”,通过“需求研究员”等机制,推动双方在科研选题、项目联合、机制建设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北科院愿意在环境治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与市生态环境局建立沟通与协作机制,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伍建民表示,科研选题是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升创新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北科院作为一家综合性的科研机构,在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等方面形成了优势,在智库研究、科学普及等方面形成了特色,要充分发挥技术积累优势,以及在城市治理、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基础,聚焦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对城市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支撑能力。

伊博表示,市生态环境局、北科院在污染物监测、固体废物治理等方面已有良好合作基础,配合紧密、成效显著。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在防护标准制定、固体噪声控制、辐射监测等重点方向持续发力,聚焦环境立法支撑、飞灰处置、城市噪声表征与主动降噪技术,以及抗生素、全氟化物、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去除与治理技术,电离与电磁辐射监测等领域,进一步加强联合攻关,围绕生态环境系统的实际需求,持续深化对接协作,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李翔、办公室主任郭萌、生态处处长曹志萍、水处处长黄斌、固体处处长郑再洪、科技国际处处长李丽娜,北科院办公室主任、行政处处长张帅,科研处处长郭鲁钢,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李功越,城安所所长汪彤,分析测试所所长张新荣,资环所所长张忠国,麋鹿中心主任白加德,科技情报所副所长王健参加座谈交流。


(办公室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