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8日 20:30
调研组一行在北京天文馆展厅参观
座谈会现场
3月25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率领调研组,围绕“加强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利用,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协商座谈会议题,来到北京天文馆调研座谈。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许强主持座谈会,市政协副秘书长罗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市政协科技委副主任刘文钧,市政协科技委副主任、市科协一级巡视员田文,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主任辛兵,市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教授白琳,市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屈峰,市政协委员、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协主席顾慈阳,北科院副院级领导刘子亮等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北京天文馆主展厅、天文台、科普剧场等,深入了解北京天文馆历史发展沿革、建设利用现状、展厅展览设计、开展科研科普活动等情况,听取了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相关工作情况介绍和对北京建设世界一流科技类博物馆的意见建议,并围绕加强首都地区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利用进行座谈交流。
燕瑛强调,要充分认识科技类博物馆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着力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用好北京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对标国际一流科技类博物馆,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以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伍建民指出,做好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及利用相关研究,对于支撑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北科院将全力支撑市政协协商座谈会议题研究工作,对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分析首都地区科技类博物馆在体系布局、建设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差距和不足,探讨激活北京现有科技类博物馆活力的路径,为北京建设世界一流科技类博物馆提供参考借鉴,促进首都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
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科技创新、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部署,立足科技类博物馆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从高质量规划建设、体系化特色化发展、多元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科学家精神弘扬等方面深入一线调研、积极协商建言,仔细分析加强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利用的资源要素、面临的堵点难点,为完善科技类博物馆布局体系、加强科技类博物馆建设利用、更好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高质量对策建议。
北科院办公室主任、国家自然博物馆党委书记万士林,北京天文馆党委书记、副馆长臧振远,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白加德,北京天文馆副馆长齐锐,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魏永莲等参加调研座谈。 (北京天文馆 科学传播中心/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