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5日 21:39
沙龙现场一
沙龙现场二
主持人与主讲人
嘉宾研讨
为扎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探讨如何充分激发我院丰富的科普及文创资源的发展潜力,5月12日,我院举办北科沙龙第二期,主题为“科普场馆文创的商业化运营”,院领导卢宇国、刘子亮出席。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院国有资产处、院科学传播中心与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承办。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推动,文创工作已成为科普场馆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沙龙汇聚了来自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院科学传播中心、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文创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等院内外单位的7位主讲人进行主题分享,院国有资产处处长李彦雪担任主持人。沙龙邀请了来自文博、文创、设计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研讨,包括中国铁道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北京博物馆学会文创专委会秘书长姜冬青,北京市文物局文博产业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文创工作执行负责人鞠金哲,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中国铁道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北京博物馆学会文创专委会副秘书长张贝贝,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运营负责人李雄飞。
在主题分享环节,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翟幼艾报告题为《科普文创在科普场馆运营中的生态位》,该报告分析了科普文创的种类、科普场馆的生态定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北京市天文馆文创事业部主任刘玉宾报告题为《北京天文馆文创商业化探索实践》,介绍了公司内部管理,梳理了主要业务流程,分享了文创产品研发、产品更新升级、组织开展的“巨星杯天文文创设计大赛”、相关文创产品的参展参赛以及参与策划的走进星空系列研学线路。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科学文化传播事业部负责人程淑馨报告题为《文创产业市场化运作案例浅析——以经济效益视角》,介绍国内外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以及调研,分析了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柯南小镇”“泡泡玛特”等国内外文创案例,探讨了淄博烧烤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成功出圈背后的营销策略及文创发展建议。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光华报告题为《数字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路径》,介绍了数字技术成为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趋势与路径思路。院传播中心助理研究员黄宇报告题为《科普剧文创IP和品牌打造的探讨》,介绍了《细菌大作战》《龙骨魂》《追寻“北京人”》等科普剧文创IP,探讨了对文创工作的认识和体会以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北京文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投资协会文化艺术产业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孙涛带来《北京礼物十年经验分享》,分享了北京礼物品牌运营理念,介绍了科技赋能创新智能文创产品:科分普卡片收集、实现文创产品与科普知识的体验服务、小程序打卡,成就科普小达人体验、研学文创系列产品、大运河主题游学文创产品设计以及文旅融合的服务扩展。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文创委员会副主任韩霜报告题为《麋鹿文创的实践与探索》,介绍了麋鹿文化以及麋鹿文创的特色实践:挖掘内涵讲好故事、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创意内容、打造卡通形象,探讨了传统文化、科普活动、互联网+麋鹿文化的商业化运营。
随后现场嘉宾围绕科普场馆文创的商业化运营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卢宇国、刘子亮参与研讨。姜冬青分享了铁道博物馆文创与教育紧密结合、跨界合作等理念,以及基于文创的精品科学课程、跨国玩具公司合作等案例;鞠金哲介绍了北京市文物局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平台的建设、加强创意征集、加强空间集成等四点做法,举办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局属博物馆探索IP授权等文创开发模式等举措,以及文创开发的生活化、场景化、数字化、社会化与国际化“五化”工作思路;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昱东分享了北京国际设计周提升文创产品设计含量的经验,通过引导性产品对文化的深度发掘,将设计师带入文创领域并进行联合培养,以及北京文创大赛等作品落地转化探索等工作;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运营负责人李雄飞介绍了所在单位发挥文创开发领域平台作用,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汇聚平台,实现开放授权、打造品牌,做好转化等实践。专家们通过经验分享及建言献策,提出了颇具借鉴意义的理念与观点,为我院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思路与路径。
随后,刘子亮就各位主讲人的报告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此次沙龙在我院科普工作中是尝试也是创举。参加人员交流了思想,汇报了成果,开拓了思路,提升了认识,他表示北科院在今后将在文创领域加强交流合作,让文创在北京这片沃土发扬光大,助力中国文创走向世界。
卢宇国在总结讲话中,对此次沙龙活动的举办表示充分的肯定。指出要依靠收藏与科研相结合支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展陈教育活动与文创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要坚持开放办馆。对博物馆藏品展示、评价机制标准、数字博物馆、科学传播方法、平台与社群等方面提出要求,旨在为未来国家自然博物馆的产业规划进一步研究进行准备。
此次沙龙报告精彩纷呈,气氛活跃,思维碰撞,取得较好反响,聚焦科普场馆文创的商业化运营模式进行深入交流,为解决我院文创发展中的困惑提供了思路与方案,也为我院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起良好的平台。
院国有资产处、院新馆建设工作专班综合部、自然馆、天文馆、麋鹿中心、传播中心、北科控股等部门及单位的领导及相关领域业务骨干近40人参加此次沙龙。 (国有资产处 科学传播中心 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