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0日 22:20
9月8日下午,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联合主办,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京津冀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用联盟、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北京发明协会承办的京津冀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用系列培训以线上形式启动。北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郑欣,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徐海龙出席会议。本次培训的主题是“高价值专利培育”,京津冀区域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130余人线上参会。
郑欣首先对市知识产权局多年来给予北科院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北科院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引导等方面不断完善优化知识产权协同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基地+联盟+培训”的知识产权工作整体布局。此次系列培训,既是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和服务京津冀三地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也是贯彻落实《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促进三地知识产权互联互通的具体实践。未来,北科院将会更加积极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运用转化和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和运营水平,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徐海龙做了知识产权政策专题宣讲。重点介绍了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面向创新主体、产业组织和知识产权运用所构建的三大工作体系,以及近期在北京市专利转化专项、专利开放许可等相关知识产权运用实施政策。他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北科院科研优势及京津冀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用联盟、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平台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完善知识产权协同工作机制,推进实现知识产权资源共享,推动形成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发展的新合力,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本次培训设置了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维权保护、知识产权金融、专利数据分析等五个专题课程。当天的首场培训上,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张晓红结合相关政策理论与自身从业的实例,围绕构建专利资产最短周期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解答了培训过程中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其余课程培训于9月13日-9月17日每天下午在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公众号和科娱学抖音平台以线上形式完成。
院相关处室、院属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和科研人员参加培训。 (北京北科控股有限公司)